围捕蓝子鱼苗怎么养殖
围捕蓝子鱼苗的养殖方法
一、养殖条件
场地:目前养殖对虾的池塘均可用于养殖蓝子鱼,水深应保持在 ~ 米之间。
盐度:蓝子鱼在盐度为14~32的环境中都能生长,最佳盐度为22左右。有微淡水注入的养殖区生长更快。
放养密度:选购体长2厘米左右的鱼苗,按400尾/平方米的密度放养,具体密度可根据水质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水温:适宜的水温是22~29℃,海南的气候较为适宜其生长。
环境要求:水质应清新,有条件的话设为微流水养殖效果更好,pH值维持在 ~ 之间,溶解氧应在5毫克/升以上。
二、饵料系列
蓝子鱼是杂食性鱼类,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但经过人工驯化后也能食用配合饲料。在投苗下塘的早期应以藻类食物为主,特别是异枝麒麟菜刚生长出来的芽,是其最好的食物。根据水温、天气、水质和摄食情况灵活掌握饵料投放。在养殖过程中,发现蓝子鱼“胃口”不好时,可以添加一些帮助消化的添加剂与主食饲料混合投喂。
三、日常管理
水质管理:保持稳定和良好的水质环境是日常管理的重点。在新旧水进行交换时,要掌握换水量的多少。实践证明,每隔10天左右换20%左右的水效果较好。遇外界水质良好时,可多换些。
消毒与观察:然后视鱼活动情况及水质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泼洒消毒剂。在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水的适当肥度和透明度,严防池水长青苔,池壁四周发现有长青苔时可人工捡掉。
增氧措施:池塘养鱼在养殖期间大量死亡与缺氧有很大关系。因此,养殖池应尽量保持在较深的水位,可根据池塘载鱼量适当开启增氧机增氧。具体做法是阴雨天下半夜开启2~3小时,晴天中午开启1~2小时。
疾病观察:蓝子鱼属群体活动鱼种,根据其特点,可判断鱼是否患病。当有个别离开群体自己活动时,说明其已患病。这时可将病鱼捕出放在水泥池中观察、诊断,并根据其症状对症下药。目前此方法在高位池塘中操作较为方便。
四、疾病防治
蓝子鱼养殖过程中发病率不是太高,但仍需做好定期的检查预防工作。在其驯化成功后,定期交替喂药饵、抽样观察。蓝子鱼发病最多的是弧菌病和白点病,且带有一些季节性。一般采用改善水质环境、药物治疗及加强管理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目前治疗这两种病的药物是“富康-FU”和“C-98”,这些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中药及当地一些草药的合成剂。治疗方法是长达6个小时以上的药浴及内服药混合于饲料中投喂,实践证明效果比较理想。
五、收获
养殖至250克左右时就可以开始出售了。因其在养殖过程中也会出现大小不均匀,可选择捕大留小,分批收获销售。健康、体壮的可作为亲本进行养殖。
蓝子鱼的养殖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养殖条件、饵料系列、日常管理、疾病防治和收获等。每个环节对于蓝子鱼的生长和产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养殖户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养殖策略,确保蓝子鱼能够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