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人工养殖怎么养
鲫鱼人工养殖的方法与管理要点
鲫鱼是一种广受欢迎的经济鱼类,因其营养价值高且价格实惠,成为了许多养殖户的选择。以下是鲫鱼人工养殖的具体方法和管理要点:
一、池塘的选择与准备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3-20亩为宜,水深2-3米最佳。
池塘应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背风向阳,不渗漏,池底平坦。
在鱼种入池前15天左右,使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并保持水的透明度在25-30cm,pH值在 之间。
池塘清理与消毒:
清除池塘中的杂物,如杂草、淤泥等。
使用石灰粉进行消毒,曝晒池塘以确保彻底杀菌。
二、鱼种的选择与放养
鱼种选择:
选择健康、无病、规格整齐的鱼种。
鱼种应来自持有种苗生产许可证的鲫鱼良种场。
放养时间与密度:
水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放养鲫鱼鱼种。
每亩池塘放养1500-2000尾,规格在50g/尾左右。
放养前1-2天应停止投喂饲料,以减少鱼体损伤。
三、饲料与投喂管理
饲料选择:
成鱼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应在30%以上,饲料粒径在2-3mm之间,最大不超过 。
颗粒饲料和膨化饲料均可使用。
投喂方法:
鱼种放养后立即开始训食,以提高饲料利用率。
日投喂6-8次,春秋季节可适当减少次数,夏秋季节可适当增加。
投喂饲料时采取慢一快一慢的节律,每次投喂30-40分钟。
四、日常管理
巡池与增氧:
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观察水质变化、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
根据天气和鱼的活动情况,适时开启增氧机,保持池水溶解氧在3mg/L以上。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肥、活、嫩、爽”,透明度在25-30cm。
每半月加注新水一次,高温季节每周加水一次,每次加水15-30cm。
必要时全池换水,或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
疾病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定期进行清洁卫生、工具消毒、食场消毒、全池泼洒药物和投喂药饵。
每月使用一次生石灰(每亩15kg左右)、漂白粉或 的强氯精全池泼洒,防治病毒、细菌性鱼病。
五、繁殖管理
控制鲫鱼繁殖:
选择成熟较晚、产卵较少的鲫鱼品种,
通过多次拉网加速其性腺退化,减少产卵条件。
在晴朗天气避免加注新水,以免刺激鲫鱼产卵。
提大留小:
在亩产1000kg的密度下,8月份可采用提大留小的方法,稀疏总量的20-40%。
这不仅能充分利用鲫鱼价格高的优势,还能促进鲫鱼后期快速生长,提高商品价格。
通过科学的养殖方法和细致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鲫鱼的养殖效益,确保养殖户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