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产

鲟鱼庭院养殖

2025-01-08 09:25:11 次浏览

鲟鱼庭院养殖

庭院养殖的基本要求

  1. 场地选择:庭院养殖鲟鱼需要选择一个相对封闭且易于管理的区域。理想的选择是长方形的水泥池,上方可以覆盖简易的钢架塑料大棚。

  2. 池塘构造:池塘面积一般控制在5~15亩,水深保持在 ~ 米。池塘土质以黑壤土为佳,因为这种土壤的黏度和通气性适中,有利于保水和有机物分解。

  3. 水质要求:养殖鲟鱼的水质应清新无污染,水源要充足。为了保证鲟鱼的健康生长,水质需要定期监测和维护。

  4. 配套设施:必须具备完善的进排水设施,并配备水泵和增氧机。还需要设立5~10个饵料台以及其他必要的设施和设备。

养殖步骤

  1. 池塘修整和消毒:在放养鱼苗之前,需要对鱼池进行清理和消毒。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清塘处理。

  2. 注水和施基肥:清塘后,在鱼种下塘前一周左右注水,注水时务必在进水口用密网过滤,防止野杂鱼进入。在鱼种下塘前3~4天,每亩可施入粪尿200~250千克或畜禽粪400~500千克,经过无公害化处理发酵后全池泼洒。

  3. 幼鱼放养:选择优质的鲟鱼种,按不同规格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放养时先进行“试水”,即先放几尾鱼观察1~2小时,若无不良反应再将鱼种用2%~3%食盐水浸泡10分钟左右后放入。

日常管理

  1. 投饵管理:鲟鱼的饲料应以配合饲料为主,营养标准为蛋白质40%左右(其中动物蛋白占15%以上)、脂肪9%左右、碳水化合物30%左右,以及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投饵时应严格按照“四定”原则(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并随时检查鱼苗吃食情况,及时清除残饵,保持食台周围的清洁卫生。

  2. 水质管理:鲟鱼对水质的反应较为敏感,因此必须加强水质监测,特别是对水中溶氧和pH值的监测。水质恶化会导致鲟鱼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3. 水温管理:鲟鱼对水温的变化也很敏感。在冬季来临、水温降到12℃以下时,应将鲟鱼移入室内水池越冬。在夏季高温期,需要采取措施降低池塘水温,例如在池塘四周种植长藤瓜果并搭棚遮阳,或者引注水库、湖泊底层水。

  4. 防病治病:每半月用消毒药物全池泼洒一次,每20天投喂药饵一次,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细致的照料,庭院养殖鲟鱼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养殖发发网
海洋彼岸甲鱼怎么养殖 湖北罗田甲鱼养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