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塘养殖螃蟹
外塘养殖螃蟹的准备工作和技术要点
1. 池塘的位置应当有丰富的水草、水质干净清澈、阳光充足。池塘的面积根据养殖数量决定,一般在3-8亩左右,水深大约 米。池塘应具备良好的排灌系统,底部最好是硬质的黏土,并且要清除过厚的淤泥。池塘四周需要设置防逃设备。
2. 施足基肥施入足量的基肥可以提高池塘水体的肥度,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为螃蟹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基肥应以鸡、牛等禽畜粪肥为主,使用前需经过15天的堆埋发酵,每亩基肥用量约为300公斤。
3. 清塘消毒在放养蟹苗之前,必须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全面消毒。这不仅能杀灭池塘中的病菌,还能改良底质,补充钙质,满足螃蟹的生长需求。一般可以采取干塘泼洒生石灰消毒,每亩用量为75公斤。
4. 栽种水草新池中通常没有陈年水草的根茎,因此需要从外界移栽水草。确保水草的生长和繁殖速度,以便为螃蟹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外塘养殖螃蟹的日常管理
1. 放苗在放养螃蟹苗时,应先让其在暂养区休息一段时间,以便使其适应新的环境。暂养区的面积大约占整个池塘的1/5。放养时需要注意密度,一般每亩放养2000只左右,放养时间最好在立春前后。
2. 饲料投喂螃蟹是杂食性动物,可以喂食鸡蛋黄、红线虫、鸡鸭内脏、小鱼、小虾以及草类食物。投喂量应根据季节和水温调整。夏秋季节水温上升到15摄氏度以上时,螃蟹的摄食能力增强,需要每天喂食一次;水温低于15摄氏度时,可以每隔几天喂食一次。每次喂食应在傍晚前后进行。
3. 水质管理水质对螃蟹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做好水质管理工作。放养蟹苗时应保证水中有一定的肥力,并且每周至少加水一次。随着温度的升高,需要加深水位,7月份的水位应保持在 米左右。高温季节需要增加换水频率,5-6月每隔半个月换水一次,7-8月每周换水一次。
外塘养殖螃蟹的注意事项
1. 晒太阳适当的阳光照射有助于螃蟹的健康生长,但不能长时间暴晒。
2. 群居养殖螃蟹是群居动物,多只一起养殖可以提高成活率。
3. 清洗螃蟹在清洗螃蟹时,需要用牙刷蘸取肥皂或沐浴露轻轻刷洗,清洗干净后放入水中。鱼缸也需要定期清洗,可以适量加入一些盐。
外塘养殖螃蟹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池塘准备、基肥施放、清塘消毒、水草栽种、放苗、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细心的照料,可以有效提高螃蟹的成活率和产量。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