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小梅花鹿苗
养殖小梅花鹿苗的基础知识
梅花鹿是一种中型鹿,四肢细长,主蹄狭尖,侧蹄小,尾短。臀部有明显的白色块斑。体毛棕色,夏毛较鲜艳,白色梅花斑明显,冬毛略比夏毛深,有绒毛,但无白色斑点,有的仅隐约可见。幼兽体色较鲜艳,体背及体侧有密集的白色斑点。
梅花鹿有10个亚种,、东北亚种、山西亚种和四川亚种。梅花鹿喜欢集群生活,每群由2头到数十头不等。它们主要在晨昏活动,多在离水源不远和食物较多的地方徘徊,活动范围大约5-15公里。梅花鹿为纯植食性动物,采食各种草本植物、 和灌木的叶、芽、嫩枝。
养殖小梅花鹿苗的准备工作
在养殖小梅花鹿苗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场地的准备: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 便的地方搭建鹿场。用石板或平滑木板或水泥板铺地,使粪便等易清扫。在鹿场周围设置栏杆,高 ~3米,以防鹿善跳而逃逸。不应选择在工矿区和公共设施附近,也不要选择被牛羊传染病污染过的地方或畜牧场旧址上建场。
设施的准备:包括鹿舍、精粗饲料库房、饲料加工调制室、青贮窑(壕)、鹿茸和其他产品加工室、兽医室、其他副业生产用的建筑。
技术的准备:养鹿的技术主要靠自己到书本报刊杂志中学习,也可到相关电子刊物如“养鹿技术文荟”等栏目学习,不断提高、丰富饲养技术。
饲料的准备:鹿场要有足够的饲料地或者有可靠的供应各种饲料的基地。完全圈养的梅花鹿每年每只平均需要精饲料350~400千克,需要粗饲料1200~1500千克。
防疫的准备:虽然梅花鹿抵抗力强,发病率低,但在人工饲养下,有时也会患上乙型脑炎、狂犬病、炭疽、大肠杆菌病等传染性病,因此在人工养殖时要注意防治。
引种的准备:引种前要全面、多方位了解供种货源,掌握饲养的基本知识,要到有种苗经营资格单位购买,坚持比质、比价、比服务的原则,坚持就近购买的原则,把好苗种的质量关、价格关。
小梅花鹿苗的饲养管理
哺乳仔鹿的饲养管理:通常仔鹿出生时全身毛湿,应用抹布擦干湿毛,使其及早吃到母乳(初乳)。健康良好的仔鹿产出后 ~1小时即能站起觅母乳。鹿乳的特点是水分少,干物质多,乳脂含量高,仔鹿少量吸吮即能满足。一般母鹿每隔3~4小时喂乳一次,每次不过2~3分钟。在仔鹿哺乳期,饲养管理人员必须注意避免有气味之物(如酒精、香皂等)触及仔鹿,否则母鹿嫌其有异味而拒哺。如果分娩后母鹿死亡或有病不能哺乳及乳汁不足时,必须采取人工哺乳措施。通常用牛乳或山羊乳代替,因新鲜乳比奶粉好,若新鲜乳不易求得,不得不用奶粉时,须将冲泡的奶粉浓度略微提高,以适应仔鹿生长发育的需要。在无经验标准的情况下,仔鹿人工哺乳的给量可参照犊牛的人工哺乳量。人工哺乳的卫生要求比较严格,必须坚持做好乳汁、乳具的消毒,防止乳中出现细菌和发生酸败。母鹿分娩后1~2个月,常出现泌乳量急剧下降的情况,因此对正在哺育仔鹿的母鹿一定要加强饲养,适当增加营养价值高的多汁饲料,因为仔鹿的培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获得乳汁的质量。但此时仔鹿的营养仍是以母乳为主。当仔鹿体重达到25千克左右时,便可以离乳,转入人工喂养。
离乳前仔鹿的驯化:仔鹿出生后20天左右即开始采食一些树叶,在保护栏内设水槽,饲养人员每日定时定量添水,并利用投料口哨等调教驯化,使人鹿亲和。逐步将母仔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