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养殖学徒
花卉养殖学徒
一、花卉种植工具与设备
花卉栽培过程中,需要进行上盆种植、盆换土以及浇水、松土、除草、修剪等工序,各工序都需要借助一些辅助工具来完成。以下是常用的一些工具:
小耙:用于盆内松土,或在盆换土时去除花卉根部旧土或埋根。
挑草:用于挑除盆内或地上的野草。
嫁接刀:用于根接、腹接、劈接等嫁接操作。
花架:有硬木花架、红木花架等,比较高贵,也有用铁架、枯树根制成各种形状的,主要用于盆花的装饰。
小筛子:用于过筛培养土,分开粗细土。
修枝剪:分弹簧修枝剪和不带弹簧的两种,供花木整形修剪或剪取花木枝条、接穗等用。
小铲:适用于移植播种的实生小苗,或移植扦插成活的幼苗。
喷雾壶:供喷洒除虫药剂或作为叶面喷雾等用。
还有一些其他工具,如整篱剪、高空剪、粗枝剪、剪枝剪/修枝剪、草坪剪、手锯、花铲、喷雾器、量杯、注射器、锄头、耙子、花壶等,这些工具基本上能够满足花卉种植的需要。
二、苗圃花卉种植的准备工作
地块选择:新苗圃地址首选交通运输方便的地块,还应注意地势平坦和避风向阳。所选地块应满足的条件包括土壤耕作层较厚(50cm以上)、有机质含量丰富、给水便利、土层结构与排水性良好,土壤以中性或微碱、微酸性(针叶树pH值为 ~ ,阔叶树pH值为 ~ )的砂壤土、壤土或轻壤土为宜,同时远离环境污染、病虫害和恶性杂草。
准备工作:
踏勘:在确定的圃地范围内,进行实地踏勘和调查,了解圃地的现状、历史、地形、地势、土壤、植被、水源、交通、病虫害、主要杂草以及周围自然环境等情况,并根据现场情况研究利用和改造各项条件的措施。
测绘地形图:平面地形图是进行苗圃规划设计的依据。应用测绘仪器进行地形、地貌、地物的标定,要求比例1:500~1:2000,等高距20~50cm。应尽量绘入与设计有关的地形地物,标清圃地土壤分布和病虫害情况。
土壤调查:在圃地选取典型地点,采集土壤剖面,对土层厚度、结构组成、pH值、全盐量和地下水位等进行分层采样分析,研究圃地内土壤的种类、分布和肥力,并绘制出土壤分布地形图,以便合理使用土地。
病虫害调查:主要对圃地内的地下害虫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通过前茬作物和周围树木情况,了解病虫感染程度,以制订出防治措施。
气象资料的搜集:向当地气象部门搜集有关气象资料,如生长期、早晚霜期、晚霜终止期和全年平均气温等,还应向当地居民了解圃地特殊小气候情况。
三、花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盆土:盆土一般由园土、腐叶土、堆肥土、塘泥、泥炭、珍珠岩、蛭石、椰子纤维等材料调配而成。
上盆与换盆:
上盆:将幼苗移植于花盆中的过程叫上盆。幼苗上盆时根系应尽量多带些土,以减少对根系的伤害。上盆时,花卉根部向四周展开轻置土上,加土埋至根颈部,使盆土至盆缘保留3-5厘米,以方便浇水与施肥。
换盆:多年生观赏植物,长期生长于盆钵内有限的土壤中,营养不足,需逐渐更换大一号花盆。多年生花卉换盆应在休眠期进行,每年换盆1次,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在生长季节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