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盆栽

秋末杜鹃盆景怎么养殖

2024-12-09 14:28:29 次浏览

秋末杜鹃盆景的养殖方法

一、移栽与用盆秋末是移栽杜鹃盆景的好时机。在移栽时,应多带宿土,并对主干和主根进行适当的修剪。移栽后,应使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并将盆景用沙土全部埋起来,仅露出少许的枝干。浇透水后,罩上塑料袋以保温保湿。待杜鹃活稳发芽后,再逐渐除去树干部位的沙土。在养坯过程中,应经常向叶面及树干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但根部不要过湿,特别要避免积水,否则会造成烂根。夏季要注意遮光,以防烈日暴晒。

杜鹃盆景的用盆只能选用旱盆(盆底有眼,不存水),不能选用水盆。盆的色彩要求美观、谐调。除悬崖式造型外,一般不宜用高桶盆,以浅为好,但较水盆要深一点,盆的高度一般在10—15厘米左右,以能埋住杜鹃的浅根为限。盆的质地不限,古朴的南泥盆、曲雅的陶质盆、有光泽的釉质和瓷质盆均可。

二、浇水与施肥杜鹃喜湿,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但也不可过湿。花期需水量稍多,夏季更应注意喷水,早晚喷洒枝叶,也同时喷浇盆土。秋季需酌情减少浇水量,以防止抽生秋梢,影响来年花芽的形成。

杜鹃喜肥,但其根极细,故施肥切不可浓。在生长期中,除梅雨季节外,每隔2周就可施一次薄肥。肥料可用腐熟的豆饼、菜饼、鱼腥水、骨粉、鸡粪等。鸡粪腐熟晒干搓成粉状,撒在盆土上,养分随浇水渗下,效果很好。如发现叶尖枯焦,多为肥大所致,应立即除肥换土,用大水冲洗几次,以减少肥量。

三、修剪与翻盆在每年开花后,最好将花蒂全部摘去,减少养分消耗。修枝在休眠期进行,剪去交叉枝、直立枝、倒枝、内向枝、对生枝等,以调整枝幅,显示优美树形。

杜鹃宜每隔2~3年翻盆一次,最好在开花后进行。翻盆时,可适当修剪根系,去掉部分旧土,换上新的培养土。

四、病虫害防治杜鹃的虫害主要有大蓑蛾、网蝽和杜鹃叶蜂为害叶片,可用敌百虫1200倍液喷杀,或在嫩叶上采取灭卵块和幼虫的方法。

五、调控温度与湿度不同种类的杜鹃对温度的要求各异。春鹃、夏鹃及毛鹃较耐寒,只要室温不低于0℃,基本不会受冻害;而西鹃宜保证室温在2℃以上方能安全越冬,若室温达不到,则需加温,如采取灯光、炉火等防寒措施,否则植株会出现叶片冻焦,以至冻死。杜鹃盆景越冬的最佳温度在8~10℃。

杜鹃盆景冬季处于半休眠状态,水分的吸收及叶面的蒸发量相应减弱,因此浇水过勤、盆土太湿易导致烂根。应每隔5~7天,于中午用存放在室内的水(雪、雨水最好)浇透,并且平时宜将盆景置于阳光充足处。

六、适度施肥与造形修剪杜鹃在冬季虽不需要施肥,但是自1月期间的一次基肥却不可少。基肥用枯饼或豆饼末混合少量骨粉,干施于离桩根稍远处。此次基肥能使树体逐步吸收,利于第二年枝壮叶茂,花朵艳丽。

杜鹃盆景造形应根据原有树形态势用金属丝或棕丝作适度绑扎,不可过度蟠扎,以防落蕾(春鹃)和折裂而枯枝及破坏树势的整体平衡。冬季修剪主要是删疏或短截过密枝、徒长枝、病弱枝等无助于造型的枝条。春鹃在冬季已形成花蕾,适当疏去过多过密及瘦小软弱的花蕾,促使植株养分集中,也能延长花期

养殖发发网
多肉银手指怎么养殖 多肉小球花怎么养殖好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