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山地鸡技术
山地鸡养殖技术要点
山地养鸡的特点是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的养殖方法。在鸡品种选择上,应选择适宜放牧、抗病力强的土鸡或土杂鸡。
场地应具备的条件
场地选择
场地应选在山地坡度低于30°、高朗、干爽、排水良好的开阔地,有水源、电源,并且圈得住,以防走失和不易带进病菌,避风向阳,不积水的草坡,最好有树木,以便鸡群乘凉休息。
便于运输,但应与交通主线相距1km以上为宜。
场地内要有遮阴设备,以防曝晒中暑或淋雨感冒。
最好选择山林、竹园、果园地和退耕还林地为好,每667m²不超过200只鸡。
建筑设施的规划 - 饲养员的住房应首选地势安全、通风上口、出入方便的位置安排。
孵化房应选择在饲养员住房顺风下方附近为宜,以方便孵化期的管理。
育雏室应选择在通风向阳、干燥无积水的位置,房屋建筑应以封闭式为好,以便保温。
兽药管理房安排在饲养员住房附近,便于操作。
鸡棚的搭建应选在下风口,设计要求是通风、干爽、冬暖、夏凉,不超过10只/m²,棚内要有鸡架供鸡只晚上上架睡觉。每个鸡舍最好不超过1000只鸡,鸡棚中间高度2m左右为宜。
隔离舍应选在养殖场地的边远地带,以防被隔离观察的鸡只再次传染健康鸡群。
饲养管理技术
种鸡的选择 - 种用鸡只的优劣情况决定了养殖场的发展。种鸡的选择途径有三种:
直接从无疫区购买鸡只,经过防疫接种后放入场内进行饲养繁殖,公母比例要求为1∶5。
从无疫区购买种蛋进行孵化,再饲养繁殖。
从自家饲养的育成鸡中选择生产性能高的个体进行繁殖,扩大再生产。
种蛋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 每天收取一次鸡蛋,引窝蛋不能重复使用,每天更换一次。
- 留作种用的鸡蛋,个体大小要均匀,存放时间不能超过25天,种蛋不能用水清洗,否则会破坏蛋壳上的气孔,无法孵化出雏鸡。
孵化方法 - 自然孵化:利用母体来完成孵化过程。
- 机器孵化:利用科学的技术处理来完成种蛋孵化,孵化率很高,数量大。但必须有电源才能使用。
雏鸡管理 - 雏鸡的发育特点是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速度快、消化机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敏感性强、喜群居、胆小。
在饲养管理上要抓好如下几点:
饮水与开食:一般喂水先于料,雏鸡放入育雏室后,休息60~60min便可以喂水。水温以32℃左右为宜,不可饮冷水。出壳2天可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有利于消炎、杀菌,预防雏鸡白痢。开饮后可开食,把开食料撒于塑料布或干净的地板上,让雏鸡自由采食。
温度与湿度:育雏的关键是给予雏鸡适宜的温度。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易诱发球虫病;湿度过小,干燥会使雏鸡呼吸加快,体内的水分随呼吸而大量散发,腹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影响雏鸡的发育。
放牧鸡群的划分及饲养管理 - 雏鸡经过1个月的饲养期后,就可以进行放牧饲养。为了方便不同生长期的鸡只管理,有必要将放牧鸡群分为:种鸡放牧群、育成鸡放牧群。
- 种鸡放牧群的饲养管理:为了方便收集鸡蛋,种鸡的放牧区应选在鸡蛋存放室较近的片区。种鸡的性比例按公鸡∶母鸡=1∶5进行投放。饲养方式采用放牧结合补饲。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