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蛎池塘养殖技术
海蛎池塘养殖技术
养殖方法与管理
围垦区吊养方式 - 棚架式养殖法:养殖棚架采用水泥柱、木桩、竹竿或条石为脚架,长 ~ ,埋泥50cm,间距2~ ,横竖排列成行,四周用桩固定,采用聚乙烯绳作主绠与横缆,系紧于脚架顶端。苗串间距30~40cm,每1/15hm²挂养苗种1000串,或中苗600串。
筏式垂下养殖法:浮筏结构大小因地而异,由圆木、毛竹、浮筒、缆绳、铁锚等构成。
插桩挂筐式:本方式多用于育肥。以竹木桩插于港汊、池塘浅水区,每桩吊挂1个塑料平底筐,筐内装适量牡蛎。
围垦区育肥 - 将经过2年养殖的近江牡蛎从吊养绳上分离出来,壳顶向下,壳缘朝上装入平底框里,每框装蚝头25~30个。吊挂于浮筏下1m左右的水层里。一般每1/15hm²育肥蚝头250kg。
- 也可采用滩涂石桩、水泥桩经过2年养殖的蚝头,经分离后进行育肥。
养殖技术要点
选择合适的养殖水域:水体交换良好、无污染、水深2~3m的围垦区,选择底质为泥底、泥沙底或沙泥底质鱼塘。
科学管理:采用棚架式、筏式垂下养殖法,并进行科学管理,同时将近江牡蛎与斑节对虾、黄鳍鲷进行生态立体混养。
饵料管理:利用围垦区饵料丰富的优势,保证牡蛎摄取充足的生物饵料。
水质管理:运用相关生物技术对围垦区池塘水质进行有目的的调控,保证养殖水体的优质,养殖尾水基本上能达到各项排放指标。
养殖周期与产量
养殖周期:围垦区浮筏式养殖周期在18~20个月之间,相比海区插桩式养殖20个月的周期有所缩短。
产量:平均亩产也比海区插桩式增加2800千克。
育肥时间与方法
育肥时间:近江牡蛎在收获前3~6个月要进行育肥,育肥时间一般是从9月中旬开始至第二年4月初。
育肥方法:采自围垦区池塘养成的蚝头,出肉率(除水鲜肉重/带壳全重×100%)提升了 %。
生态效益
生物膜净化水质:大量牡蛎和吊养器材本身也是生物膜附着器材,为生物膜繁殖生长提供必要基质。生物膜能够净化水质,又可以作为鱼虾饵料,使生物膜得以不断更新不老化,生物膜和单细胞藻类使鱼虾蟹等养殖动物排泄物得到充分净化,保持池塘微生态平衡和水质稳定。
水质调控:养殖过程根据池塘水中氮、磷数量下降变化而交换水,当池塘水质氮、磷数量不足时,向河口区水环境纳水,补充氮、磷等营养物质,充实池塘水质肥力。
通过以上方法和技术,可以在围垦区池塘中高效养殖近江牡蛎,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还产生了较大的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