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土豆的管理技术
土豆的管理技术要点
中耕除草
在土豆生长期一般需要进行三次中耕除草。第一次在土豆幼苗期的时候,第二次间隔半个月后进行,第三次在土豆现蕾期的时候进行。这样能防止土壤出现板结的现象,有利于土豆旺盛生长。
水分管理土豆对于水分有一定的要求。在它幼苗期的时候,需水量不大,只要土壤没干,那么不需要过多的给它浇水。当土豆生长到膨大期的时候,需要保持土壤微微湿润,但是不能让土壤有积水产生。
肥料管理土豆的肥料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其幼苗生长齐之后,需要为其追施一次稀薄的腐熟肥水。当土豆进入膨大期之后,可以结合中耕除草为其施加一次肥料,这样土豆才有充足的养分来生长。注意施肥时最好结合浇水一起进行。
适时收获管理土豆还要适时收获。当土豆植株停止生长,而且茎叶大部分开始枯黄的时候,就可以采收了。不宜采收过早,不然土豆还没有完全发育长大,但是也不能采收过晚,以防土豆在土壤里面出现腐烂的现象。
土豆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
选用良种,种薯脱毒选用结薯早、块茎膨大快、休眠期短、高产、优质、抗病的早熟品种,如荷兰15、鲁引1号、荷兰7等费乌瑞他系列品种,选用脱毒克2、克3良种。
切块催芽,保证全苗播前20~25天将种薯置于温暖有阳光的地方晒种2~3天,同时剔除病薯、烂薯,然后进行切块。切块时充分利用顶端优势,螺旋式向顶端斜切,最后按顶芽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四,每块种薯保有1~2个芽眼,重量25~30克。晾干刀口后放在温度为18~20℃的室内采用层积法催芽,待芽长到2厘米左右时,放在散射光下晾晒,芽绿化变粗后播种。
双膜覆盖,适时播种山东地区一般在元月下旬至2月上旬的晴天上午,在大拱棚内实行单垄双行种植。垄距80厘米,种双行,株距25~30厘米,亩种植5500~6000株。种植时开沟深8~10厘米,宽20厘米。
施肥与土地处理施肥完成以后,还需要对土地进行翻动和浇水,让肥料和土壤能够混在一起,增加土壤肥沃性。混合好以后把土地刨匀称,再让太阳晒个三五天就可以播种了。需要注意的是,播种不要选中阴雨天气,因为阴雨天气没有太阳,不利于种子的发育和生长,而且雨水可能会冲断芽苗,降低了存活率。
查苗补苗土豆出齐后要及时进行查苗,有缺苗的及时补苗,以保证全苗。播种时将多余的薯块密植于田间地头,用来补苗。补苗时,缺穴中如有病烂薯,要先将病薯和其周围土挖掉再补苗。土壤干旱时,应挖穴浇水且结合施用少量肥料后栽苗,以减少缓苗时间,尽快恢复生长。
中耕培土中耕松土使结薯层土壤疏松通气,利于根系生长、匍匐茎伸长和块茎膨大。出苗前如土面板结,应进行松土,以利出苗。
病虫防治土豆常见的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疮痂病、癌肿病等,晚疫病要注意及早进行防治,青枯病的防治方法主要通过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以及用小整薯作种等措施进行防治。害虫主要有瓢虫、土蚕、蚜虫、蛴螬、蝼蛄等,可用药剂或人工捕杀等措施防治。
适时收获土豆当植株生长停止,茎叶大部分枯黄时,块茎很容易与匍匐茎分离,周皮变硬,比重增磊,干物质含量达最高限度,即为食用块茎的最适收获期,利用块茎应提前5~7天收获,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