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蝴蝶兰养殖方法
白色蝴蝶兰养殖方法
一、繁殖方法
花梗剪切繁殖 - 步骤:然后用刀片或利刃仔细地将花梗上部第一至第三节节间的苞片切除,露出节间中的芽点。用棉签将催芽剂或吲哚丁酸等激素均匀地涂抹在裸露的节间节点上。处理后将兰株置于半阴处,温度保持在25~28℃,2~3周后可见芽体长出叶片,3个月后长成具有3~4片叶并带有气生根的蝴蝶兰小苗。切下小苗上盆,便可成为一棵新的兰株。
断心催芽 - 步骤:兰株因一些因素而致使其生长点遭到破坏后,经过一段时间,会从兰株近基部的茎节上长出1~2个新芽。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繁殖蝴蝶兰。
切茎繁殖 - 步骤:待植株不断向上生长、茎节较长后,再将植株带有根的上部用消毒过的利刃或剪刀切断,植入新盆使其继续生长,下部留有根茎的部分给予适当的水分管理,不久就可萌生新芽。
二、养护要点
光照 - 要求:蝴蝶兰需光照不多,约为一般兰花光照的1/3~1/2,切忌强光直射。若放室内窗台上培养时,要用窗纱遮去部分阳光,夏季遮光80%,秋季遮光60%,冬季遮光40%。在开花期前后,适当的光照可促使蝴蝶兰开花,使开出的花艳丽持久。
水分 - 原则:浇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浇则浇透。当室内空气干燥时,可用喷雾器或喷壶向叶面喷雾,但需注意,花期不可将水雾喷到花朵上,以免落花落蕾。空气湿度要保持在70%。
温度 - 适宜温度:蝴蝶兰原产于热带地区,喜高温高湿的环境,生长时期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上,生长适温为20~30℃。夏季超过35℃或冬季低于10℃时,其生育都会受到抑制。春节前后为盛花期,适当降温可延长观赏时间,但不能低于13℃。
营养 - 施肥原则:栽培蝴蝶兰一般选用水草、苔藓作栽培基质。施肥的原则应少施肥,施淡肥。
三、栽培管理
基质及种植容器选择 - 基质要求:种植蝴蝶兰的土质需带微酸性,最好蓬松多孔,有良好的排水性,且基质要肥沃。因此,在选择基质材料时不能单单选择园土,应该采用水苔、砂、粘土等进行配合,也可以将试管苗放在木炭上让其自由攀附。栽培基质pH值应为 。种植蝴蝶兰要选用多孔陶瓷花盆。
换盆时间及方法 - 换盆时机:最好是春末夏初,此时环境温度在20℃左右,而蝴蝶兰花期已过,新根正在蓬勃生长。换盆时应该直接剪去花茎,把原土去掉,将旧基质挖出,并去掉残根残叶。换盆时,蝴蝶兰的根茎需要和盆沿高度一致,换盆完成后需要向根叶喷水并把花盆放置在通风处。刚换盆完的蝴蝶兰不能施肥,只需要适当浇水。
温度控制 - 适宜温度:蝴蝶兰的最佳生长温度白天应在25℃~28℃,夜间应在18℃~25℃。蝴蝶兰对温度非常敏感,如果处于15℃的环境中则会立即停止生长,且植株根部会停止吸水,时间太长会导致叶片变黄且脱落。
浇水管理 - 浇水要求:蝴蝶兰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但是不能积水。在生长期内对水的需求也很高,一旦生长过程缺水很容易导致叶片发黄。因此,可以用松针叶作为栽培基质,浇水要用喷壶喷淋,直到盆底流出水即可。应保证蝴蝶兰周边可以时常进行洒水,让环境空气更加湿润,另外不能在冬季夜间喷水。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