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技术

泥鳅稻田养殖技术

2024-08-02 19:01:18 次浏览

泥鳅稻田养殖技术

泥鳅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温水性底层小型鱼类,具有适温范围广、耐低氧和杂食性等特点。国际市场称泥鳅鱼为水中人参。以下是泥鳅稻田养殖技术的详细内容。

一、养鱼稻田的挑选选择水质清爽无污染、水量充足、排灌便利、田埂坚实不漏水的稻田,面积在2―10亩之间,以保持一定水位的较低洼稻田为好,土壤以粘性土质为佳。

二、修筑田间工程及防逃设施1. 加高加宽田埂,田埂高50cm,底宽50cm,顶宽40cm。

  1. 在田埂上用塑料薄膜或纱网做防逃设施,膜或网高出埂面20cm,埋入地下10cm。

  2. 稻田翻耕后,在距离田埂内侧50cm处挖深30cm、宽20cm的环沟,插秧后对环沟进行修整。

  3. 进排水口采用密目铁丝网或尼龙网做成拦鱼栅。

三、稻田施肥1. 插秧前重施底肥,每亩施鸡、猪粪250Kg,繁殖自然饵料,促进泥鳅生长。

  1. 水稻插秧结束后,稻田每隔15天追施鸡、猪粪每亩25kg,直到8月中旬结束。

四、科学施药施农药的最佳时间是在插秧前天。养鱼稻田除草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如:草克星、农思它。

五、泥鳅放养1. 泥鳅苗种主要于收购野生鱼。

  1. 放养规格为5―20cm,平均亩放鱼15kg。

  2. 为了更好地掌控泥鳅的最洼放养规格,提升产量,增强经济效益,可以进行不同规格泥鳅的对照试验,例如放养5―8cm和15―20cm两种规格的泥鳅。

六、饲养管理1. 泥鳅喜欢栖息在底层腐裂土质淤泥表层,可用皮肤及肠道呼吸。

  1.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以昆虫、小型甲壳动物、水草、硅藻、蓝藻、绿藻和浮游动物为食。

  2. 人工饲养条件下,可将浮游生物饵料、残饵、粪渣作为食料,隔10-15天施肥1次,亩用肥150公斤,根据水色情况,亩施 公斤左右的尿素或 公斤碳酸氢氨,保持水体黄绿色。

  3. 田中泥鳅密度较高时,可人工饲喂豆饼、蚯蚓、豆渣、麸皮等以补充天然饵料不足的问题。

七、水位控制1. 稻田面实际水位一般控制在5厘米以上。

  1. 适时加入新水,一般每半个月加水1次,夏天高温季节应适当加深水位。

  2. 泥鳅是温水性鱼类,生长水温为15~34℃,最适生长水温为24~30℃;当水温降到5~6度以下或高于35~36℃时,泥鳅会潜入泥中10~30厘米泥层进行休眠。

八、日常管理1. 定期检查防逃设施,确保没有破损。

  1. 观察泥鳅的活动和进食情况,及时调整饵料投放量。

  2. 定期监测水质,保持水质清新。

九、捕捞方法1. 冲水捕捞:在靠近水口的地方铺上网具,从进水口放水,因泥鳅有逗水特性,等一段时间后将网具提起捕获。此法适用于水温20度左右,泥鳅爱活动时进行。

  1. 饵料诱捕:把炒香的糠或麸皮放在竹笼内,将笼置于沟内诱鳅入笼。

  2. 干田捕捉:慢慢放干田水,使泥鳅集中到沟土裸露处捕捉。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泥鳅稻田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养殖发发网
大岩桐花的养殖方法 小龙虾养殖方法和环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