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县禁养区没小规模养殖场
泌阳县禁养区的政策解读
政策背景在泌阳县,禁养区的设立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禁养区内严禁规模养殖,但对于规模以下的养殖户,并不是完全禁止其养殖行为,而是指导其做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具体规定1. 禁养区: 禁养区内除科研、教育、旅游或其他特殊原因外,严禁规模养殖。对于规模以下的养殖户,不是禁止其养殖行为,而是指导其做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限养区: 限养区内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必须实现废弃物全部资源化利用或达到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即COD低于150mg/L、氨氮低于40mg/L)。
适养区: 在适养区内从事畜禽规模养殖的,应当实现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或达到国家《畜禽养殖业污物排放标准》(即COD低于400mg/L、氨氮低于80mg/L)。
实施措施泌阳县通过多种措施来确保禁养区政策的有效实施:
合理划定和调整“三区”: 根据《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进行适度调整,既保护好环境,又避免走极端。
技术支持和投入品控制: 注重源头减量和投入品控制,提高利用水平,防范风险。推广免冲养殖模式,减少液态废弃物的产生量。
政策落实: 维护《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严肃性,对条例中规定的优惠政策立即执行。
监督管理泌阳县对禁养区的管理非常严格,确保禁养区内无畜禽规模养殖和非禁养区规模养殖场无污染物排放。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确保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
泌阳县禁养区的具体实施情况
泌阳县在禁养区的实施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治理成效泌阳县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推进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该县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建设率达 %,禁养区内畜禽规模养殖场清养关闭、搬迁完成率达100%。
综合利用泌阳县积极推动畜禽养殖粪污的综合利用,采取干湿分离生产有机肥等方式,用于林木果蔬种植,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力度,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在95%以上。
监督监管泌阳县对禁养区的管理非常严格,通过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进行监督监管,确保禁养区无畜禽规模养殖和非禁养区规模养殖场无污染物排放。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确保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
泌阳县双庙乡凯盛养殖场的现状
泌阳县双庙乡凯盛养殖场目前的经营状态为存续(在营、开业、在册)。这表明该养殖场仍在正常运营。
基本信息- 经营者: 肖洋- 注册资本: 80万元人民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2411726MA42X1LD99- 地址: 泌阳县双庙乡一张村委一张村- 经营范围: 生猪养殖
泌阳县在禁养区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采取了严格的措施,确保环境保护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小规模养殖场在禁养区内并非完全禁止,而是需要遵守相关的污染防治规定。泌阳县双庙乡凯盛养殖场作为一家存续的企业,表明其在符合相关政策的前提下继续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