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养殖牛蛙
邻水养殖牛蛙
邻水县位于中国四川省东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合养殖业的发展。养殖牛蛙在邻水县是一个有前景的产业,因为牛蛙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旺盛。
牛蛙养殖的基本流程
蝌蚪养殖:
重要性:蝌蚪是牛蛙个体发育的幼体阶段,也是生产过程的苗种阶段,因此是生产牛蛙的物质基础。蝌蚪饲养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蝌蚪的生长发育、规格大小、质量,而且对以后变态的幼蛙质量和成活率也有密切的关系。
消毒与管理:水泥池在蝌蚪放养前2天,要用浓度每升为1毫升的漂白粉或浓度每升为20毫升的生石灰溶液涂刷池底及池壁,进行消毒。新开挖的水泥池更应在使用前2周,放水浸泡脱碱,然后换入新水后才能放养蝌蚪。土池应在蝌蚪放养前10~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药物清塘。
成蛙养殖:
饲养管理:幼蛙转入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供应充足的饵料最为关键。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黄粉虫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还要适量喂些配合饲料,并要及时分养,调整饲养密度。
密度调整: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达100克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
牛蛙养殖的注意事项
疾病防治:
- 预防为主:青蛙的病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养殖过程中,只要注意环境卫生,保证饲料新鲜、营养均衡、科学喂养,就可以减少蛙病害的发生。青蛙的常见病害有暴发性败血病、气泡病、车轮虫病、红腿病、胃肠炎等。
越冬管理:
地窖越冬:在牛蛙养殖池向阳的池边开挖一个长5m、宽3m、深 的小池。池口与养蛙池相通。再在新开挖的小池上面架上木板竹帘,其上再铺一层厚约5一10cm的稻草或茅草。再用泥土覆盖在稻草或茅草上层,厚约20cm左右,使之成为一面邻水的地窖。地窖内水陆相间,温暖湿润,可容纳500一800只牛蛙越冬,成活率很高。
草堆越冬:在原牛蛙养殖池向阳背风的一边,先铺50cm左右的松土,上盖草料,保持湿润。再在草堆外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并用烂泥压封,牛蛙会自行钻入草堆内的松土中越冬。
水质管理:
- 水质要求:牛蛙蝌蚪池内的残渣余饵每天应及时捞除,池水5~7天加注一次,每次加水7~10厘米,注入的水质要好,注水换水时千万要注意,切莫把有毒的农用药化肥水或污水、温度很低的泉水放入池内。
邻水县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养殖牛蛙,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牛蛙的养殖效益。养殖户们应该注重蝌蚪的饲养管理,成蛙的饲养密度调整,以及疾病的预防和越冬管理,确保牛蛙的健康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