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畜禽

90后养殖蝎子

2024-12-28 08:56:22 次浏览

90后养殖蝎子的成功案例

赵亮的养蝎之路

赵亮是一名90后新农人,他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建立了兖府蝎子养殖场。这座现代化的养殖大棚占地2000平方米,里面整齐地码放着一座座八角形的塔状容器,这些由砖和泥砌成的“八角塔”是蝎子的栖息地。

赵亮不仅是照料数十万只蝎子的“宿舍管理员”,还是熟稔蝎子养殖技术的“老师傅”。他并不喜欢“老师傅”这个称呼,因为他认为踩过的坑多了,的经验教训也就多了。

赵亮刚开始养蝎子时,只知道蝎子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便用电暖器和加湿器给蝎房加温增湿。有一次他发现温度计显示的温度高达54摄氏度,导致1000多只种蝎全部死亡。经过这次教训,赵亮决定把床搬进蝎房,以便随时记录蝎子的成长状况。尽管过程中经常被蜇,但他依然坚持不懈。

经过长年累月的观察和记录,赵亮逐渐摸索出一套养蝎心得:“蝎子是变温动物,对气温变化很敏感,它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周期跟周遭环境有很大的关联。温度过高时蝎子容易生病,温度过低时又会生长缓慢,最适宜的温度就是28至38摄氏度,湿度60%左右最好。”

赵亮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兖州区气象局发来的短信提示,并根据气象预报信息及时调整蝎房内的温度和湿度。例如,在寒潮来临前,他会检查养殖场的增温补光设备,封闭门窗,盖好保温毛毡,确保蝎子能够安然度过寒冷天气。

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赵亮意识到单靠人工控制蝎房环境已经不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迫在眉睫。在气象、农业农村等部门的技术支持下,他逐步建成了远近闻名的智能养蝎示范基地,通过手机屏幕就能轻松控制蝎房环境、察看蝎子生长状况。

如今,赵亮的养蝎事业越做越大,他建立了“兖府蝎子养殖场”网站,注册了“蝎之源”商标,把蝎子的销路铺到网上。电商直播兴起后,赵亮和他的蝎子走进了直播间,特色养殖开启了多元化发展的路子。

方程的养蝎故事

方程是另一名90后养蝎人,她在山东省兖州市大安镇石马村已经养了6年的蝎子,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人物。原本计划高中毕业后去韩国留学的她,因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家里的矿厂生意一落千丈,背上了二百多万元的债务,出国梦瞬间破灭。

无奈之下,方程选择了养蝎子的方式来减轻家庭压力。尽管初次尝试因缺乏经验和买到质量不佳的蝎子而失败,但她并没有放弃。为了防止温度问题再次出现,她干脆住到了蝎房里,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

经过两年的努力,方程终于掌握了养蝎技术,她的蝎子主要销往药材市场,年产销量达到两吨,蝎房面积也扩大到900平方米。她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养蝎子虽然市场前景较好,但对技术要求也很高,建议有意从事养蝎子的人进行实地调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决策。

养蝎子的技术要点

选择壮大、活跃的种蝎,将其投放到养殖箱中,每日以蚯蚓为主食,同时可以辅以黄粉虫和土元,每天定时定量喂养。对于生长速度不同的蝎子要分开饲养,温度维持在10-38摄氏度之间。

蝎子的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的蝎子体长约6厘米,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一对短小的螫肢和一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蝎子的气味微腥,味道咸。

90后养蝎人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克服了种种困难,成功地在蝎子养殖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们的故事不仅展示了年轻人的创业精神,也为其他有意

养殖发发网
蝎子养殖公司 楼顶养殖兔子违法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