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过程问题研究
[奶牛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奶牛养殖需要注意多个方面。要为奶牛提供一个干燥、通风、温暖的场所,其大小应根据奶牛数量确定,内部要有足够空间供奶牛自由行走和躺下,还需安装水管和饲料槽。饲料选择上,应是高质量、易消化的,常见的有玉米、饲草、麦麸和豆粕等,同时要提供大量清水,投喂过程中加入维诺奶牛高维补充维生素等,以提高采食量、奶水量,改善乳品质,增强体质。疾病预防至关重要,奶牛需接种疫苗预防口蹄疫、乳腺炎等常见疾病,还要定期检查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治疗。挤奶方面,一般每天挤奶 2 - 3 次,每次 5 - 10 分钟,时间要固定。
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维持圈舍清洁,及时清理粪便,防止疾病传播;保证饲料质量,选择高质量饲料,加入维诺霉清多矿补充多种矿物质,以保证奶牛健康和高产奶量;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定期检查健康状况,及时治疗异常情况;掌握正确的挤奶技术,使用合适的挤奶设备。
[奶公牛养殖全过程要点]奶公牛养殖要注意以下要点:养殖场地形应平坦、背风、向阳、干燥,地势要高出当地历史最高洪水线,地下水位在 2 米以下。水质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量充足,最好用深层地下水。牛舍场地要开阔整齐,交通便利,并与主要公路干线保持 500 米以上的卫生间距。牛舍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气流、光照及新鲜清洁的空气,禁用毒性杀虫、灭菌、防腐药物。牛场污水及排污物处理要达标。
[奶牛养殖存在的问题]中国奶牛养殖存在一些问题。小规模养殖比例较高,超过 70%,养殖水平低,奶牛生存环境差导致菌落控制不易。粗饲料结构单一,奶农不舍得购买优质饲料,即使是良种奶牛,蛋白含量也偏低。散养户较多,规模小,不能分群饲养、集中管理,集约化程度很低,没有机械化挤奶设备,手工挤奶影响牛奶质量。粗饲料种类单一,多数农户缺乏青贮玉米知识,对全株青贮认识不够。科学饲养意识差,精粗比例不当,违背奶牛生理规律,易造成代谢疾病,增加治疗费用,降低经济效益。营养不平衡,精补料中能量饲料喂量过大,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喂量严重不足,形成恶性循环。奶牛品种质量差,杂,没有编号和系谱。
[奶牛养殖的技巧]1. 采用“预付”饲养。从产后 10 - 15 天开始,除按饲养标准给予饲料外,每天额外多给 1 - 2 千克精料,只要奶量能随精料增加而上升,就应继续增加精料喂量,待到增料而奶量不再上升时,才将多余的精料降下来。这种方法对一般产奶牛增奶效果较明显。
采用“引导”饲养。从产前 2 周开始加料,母牛产犊后,继续按每天增加 450 克精料,直到产奶高峰。待泌乳高峰过后,奶量不再上升时,按产奶量、体重、体况等情况调整精料喂量。但低产奶牛采用此方法容易过肥。
分群饲养。按泌乳的不同阶段对奶牛进行分群饲养,便于科学配方、合理投料,日常管理也更方便。对于奶牛未能达到预期的产奶高峰,应检查日粮的蛋白质水平。
适当增加挤奶次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高产奶牛可将原日挤 3 次改为 4 次,有助于提高整个泌乳期的奶量。
在日粮中的精、粗料干物质比不超过 60:40、粗纤维含量不低于 15%的前提下,积极投放精料,并以每天增加 千克(必要时可 千克)精料喂量逐日递增,直至达到泌乳高峰的日产奶量不再上升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