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与环保
生猪养殖与环保
生猪养殖是一个关系到食品安全、农民收入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行业。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为了实现生猪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
环保型养猪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的养猪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有效地解决生猪养殖产生的废水、废渣和恶臭等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必须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各种生猪生态养殖模式,切实提高生猪生态养殖技术水平,促进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环保型养猪模式
猪-沼-果(草、林、菜)模式 - 描述:该模式主要通过猪场粪污排泄物的处理,将粪渣固体经过堆积发酵制成有机肥,污水则进入沼气池厌氧发酵。沼液通过专门管道或车辆运输至果园、草地或竹林、树林等用于基肥、追肥。
- 优点:有效地消纳养猪场的排泄物,提高资源利用率,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达标排放模式 - 描述:养猪场粪污排泄物经干捡粪和固液分离后,集中的粪渣固体经过堆积发酵制成有机肥,污水则进入沼气池厌氧发酵。沼液经过专门的沉淀地沉淀、给氧曝气池处理和水生植物生物氧化塘吸纳降解,符合相关水质标准后排放。
- 优点:适用于农林地面积较小的地区,能有效解决中小型养猪场的废液排放问题。
漏粪地面-免冲洗-减排放模式 - 描述:在建筑猪栏时铺设一层铸铁或水泥漏粪地面,配套专门沟渠管道。猪只排出粪尿后,采用尽量多的人工干清粪,剩余的粪便由猪脚踩踏,经漏粪地面掉入漏粪板地下沟渠,不用水冲洗猪栏。待漏粪板地下沟渠积累一定量的粪尿时,打开活塞,猪粪尿经管道流入有顶棚的大容量储粪池,集中的粪尿或自然发酵,或固液分离进入沼气发酵系统。
- 优点:能显著减少养猪污水的排放量,有效解决猪粪尿污染的问题。
生物发酵垫料床零排放模式 - 描述:这是一种新兴的环保养殖模式,目前还处于试验探索和不断完善阶段。该模式猪场对猪舍建筑结构有一定要求,还存在着夏天热应激、垫料供应紧张、小环境氨氮浓度升高等问题。
- 优点:实现零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推动环保型养猪模式的措施
积极推广环保型养猪模式
根据不同区域的地形地貌以及不同猪场的特点,推广适合的环保型养猪模式。
- 发挥地理环境优势,促使养猪业向山区转移,推广“猪-沼-果”、“猪-沼-草”、“猪-沼-林”、“猪-沼-菜”等生态养殖模式。
加强粪便的清理和处理 - 及时清除粪便,采用干法清粪工艺,将猪粪及时运输到专门的处理场所。
- 使用水冲粪、发酵垫料等方法来处理粪便。
合理选址 - 避开禁养区,如饮用水保护区、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
- 远离人口密集的地区,如城镇、城区等。
设立粪便储区 - 在养猪场外设置专用的粪便储区,准备粪便的贮存设备。
- 贮存设备要有较强的防渗处理工艺和避雨功能,防止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固体废弃物处置 - 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可用于还田、水产养殖、食用菌种植等。
- 也可用于沼气生产,但需符合相关规定,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
污水处理 - 在养猪场外设立专门的污水贮存区域,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生猪养殖与环保是一个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实现生猪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推广环保型养猪模式,加强粪便和污水的处理,合理选址,设立粪便储区,进行固体废弃物处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在保障生猪养殖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