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味白山羊养殖
绿味白山羊养殖概述
绿味白山羊是一种优质的山羊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养殖绿味白山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羊舍建造与管理
羊舍面积:羊舍应有足够的面积,以保证山羊在舍内不会过于拥挤,能够自由活动。具体面积要求如下:
- 种公山羊: — 平方米 - 成年母山羊: — 平方米 - 哺乳母山羊: — 平方米 - 幼龄公、母山羊: — 平方米 - 阉山羊: — 平方米
运动场:羊舍外应设有运动场,面积为羊舍面积的2—5倍。运动场内应配备饮水装置、草架、食槽等。
羊舍结构:羊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光照和防寒保暖功能。羊床离地高度应在 米之间,舍外应种植树木以利于防暑降温。
屋顶设计:屋顶应完全不透水,排水良好,耐火耐用。根据不同材料,屋顶坡度应为15、35、50度。
地面要求:羊舍地面应高出舍外地面20—30厘米,地面应致密、坚实、平整、无裂缝,并应有一定的倾斜度,便于排水。
门、窗、墙:门、窗、墙应坚固耐用,羊舍外应建有贮粪池。
饲养管理
饲料供给:青草季节每羊每日饲给3~5千克刈草;枯草季节每日饲给1~ 千克干草。应注意饲料的清洁,防止污染。
饮水管理:饮水应清洁,严禁饮用污垢坑塘水、死水或冰冻水。
盐分补充:每天出牧(或饲喂)前,给羊喂一次盐水,每只每次1—3克。
矿物质和添加剂:在饲养过程中,应补充碳酸钙、硫酸亚铁、硫酸铜等矿物质添加剂和莫能菌素、尿素、磷酸脲等非蛋白氮,以提高羊的生长速度。
疫病防治:定期进行羊炭疽、布病、羊痘、羊快疫、羊猝疽、羊肠毒血症等疫病的防治,并搞好驱虫工作。
观察与护理:细心观察羊的精神、采食、饮水、运动、休息、大小便等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实施治疗。
繁殖管理
初配年龄:山羊的性成熟较早,初配年龄因品种和地区而异,一般早熟品种为8~12个月龄,晚熟品种为18月龄左右。初配的小母羊体重应相当于成年体重的70%以上。
发情管理:母山羊发情时会有鸣叫、摆尾等明显征状。发情持续1~2天,发情周期为18~20天。大多数品种在秋、冬发情配种。
妊娠与产羔:妊娠期为146~150天。产羔率一般在150%以上,初产母羊多单羔,第2胎后则常产双羔或三羔。
日常护理
抓羊与保定:抓羊时应迅速抓住山羊的后胁或飞节卜部,保定羊时应将其夹在两腿中间,抵住羊的尻部,使其不能前进或后退。
抓绒与剪毛:肉绒用白山羊每年春季需进行抓绒,当发现山羊的头部、耳根及眼圈周围的绒毛开始脱落时开始抓绒,抓完绒后约一周进行剪毛。
去角:新生羔羊5~7天后应进行去角,用苛性钾(钠)棒在角基部位反复摩擦,直到微出血为止,然后撒上止血消炎粉。
修蹄:修蹄应在雨后进行,用果树剪将生长过长的角尖剪掉,然后用刀将蹄底的边沿修整到和蹄底一样平齐。
刷拭:乳用山羊应每天进行刷拭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