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厂区建设
生猪养殖厂区建设概述
生猪养殖厂区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选址、规划与布局、建设要求以及相关政策支持。以下是关于生猪养殖厂区建设的详细信息。
选址与规划
选址原则 - 远离其他猪场:选择远离其他猪场的位置,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交通便利:确保交通便利,方便运输饲料、猪只及产品。
水电供应:确保有充足的水 电力供应。
环保要求:粪便排泄应方便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规划与布局 - 生产区:种猪舍应与其他猪舍隔开,位于人流较少和猪场上风向。分娩舍应靠近妊娠舍和培育猪舍。猪舍方向应与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以获得最佳通风条件。
饲养管理区:包括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等。
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应远离生产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
兽医室:应设在生产区内,只对区内开门,通常设在下风方向。
生活区:一般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与风向平行的一侧。
道路:应确保生产活动正常进行,便于卫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
建设要求
猪舍设计 - 朝向:猪舍应设计为东西朝向的长方形建筑,最好坐北朝东,坐南向15-30度,坐东向15-30度。
配套设施:所有生猪养殖设备应安装到位,包括饲养槽、水管、入园人员消毒设备等。
环境控制:猪舍应具备控制环境的能力,保证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和放养密度。
防蚊蝇设施:应采取措施预防蚊蝇孳生,优于开放式养猪。
地面与墙体 - 地面:地面可用水泥制作,便于清理;猪床部分的地面需要温暖、干燥、粗糙;猪的喂食通道不应畅通。
- 墙体厚度:墙体厚度需根据区域确定。华北和西北地区可使用一个半砖的壁厚,东北地区可使用两个砖的壁厚,其他地区可使用一个砖的壁厚。
猪舍间距与窗户设计 - 间距:猪舍之间的距离应至少8米,中间可种植果树和森林,提供阴凉。
- 窗户设计:猪舍的窗户设计是重要一步,避免建造没有窗户的猪舍。
法规与政策
手续与流程 - 合法选址:确保选址不在禁限养区,符合选址条件,取得所在地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同意选址的批复。
备案与评价:依法依规办理设施农用地备案、环境影响评价(备案)、申办排污许可证等手续。
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应符合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建设、动物防疫条件和养殖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等相关规范、标准。
建设安全与质量:建设过程中需符合建设安全、建设质量的相关要求,并适时报告建设进度。
竣工验收:竣工后需进行环境保护验收,确保动物防疫设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申请《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建成竣工后,依法向区农业农村委申请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国家政策支持 - 贷款贴息政策:继续实施种猪场和规模养猪场(户)贷款贴息政策,并将建设资金贷款纳入贴息范围。
新建、改扩建支持:对2020年底前新建、改扩建种猪场、规模养猪场(户)和禁养区内规模养猪场(户)异地重建加大支持力度,重点加强动物防疫、环境控制等设施建设。
临时性生产补助:对受影响较大的生猪调出大县的规模养猪场(户)给予临时性生产补助,稳定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
信贷担保服务: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提供便利、高效的信贷担保服务,支持恢复生猪生产。
生猪养殖厂区的建设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严格遵循相关法规和政策。通过合理的选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