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山土鸡养殖
走山土鸡养殖的概述
走山土鸡是指在自然环境中放养的土鸡,这种养殖方式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鸡肉的质量和口感。以下是关于走山土鸡养殖的一些详细信息。
养殖环境的选择
走山土鸡的养殖必须选择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山地、果园田野等适合放牧的场地。要求场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有丰富的草料,且有小溪、山泉水最佳。山地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
品种选择
土鸡养殖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需要选择品种,一般肉用鸡种、兼用型鸡种和蛋用鸡种的公雏及农村的草鸡都可作为生态肉鸡品种。可因地制宜选择,通常以兼用型鸡种最好。
养殖季节
土鸡的饲养必须选择合适的育雏季节,以利于生态鸡的放牧饲养。按照各地山区的气候特点,一般最好选择3至6月份育雏。因为这一时段气温由低到高,光照充足,有利于鸡的生长发育,有利于育雏成活率的提高。
营养需求
在育雏和育成阶段,要按照鸡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保证雏鸡、育成鸡和成年鸡的饲料供给和补充。一般放牧前要求每日饲喂5至6次,同时保证充足清洁饮水。进入放养期并具有较强的自由捕食能力后,人工补料可逐渐减少到每日2至3次,并注意早晨少喂,晚上多喂。
疾病防治
雏鸡7至10日龄用新支二联四价疫苗饮水或滴鼻首免,18日龄二免,60日龄以上用新城疫I系肌肉注射。每次做疫苗前后要用七味抗毒饮饮水,可以有效提高疫苗免疫力和机体抗病力,平时用恒杰康拌料,减少新城疫的发病率。
具体养殖方法
选址与搭建棚舍:选择有荆棘林、灌木林、阔叶林等的山地,坡度以低于30°角最佳,丘陵山地更适宜。附近有无污染的小溪、池塘等清洁水源。搭建背风向阳的简易鸡舍,可以用油毡、帆布、毛竹等材料,也可以建一塑料大棚。棚舍能保温、挡风、遮雨、不积水即可。
设置围网:山地四周围上1米高的渔网、纤维网或丝网,网眼要小,以鸡不能通过为度。
放养方法:3至4周龄前与普通育雏一样,选择保温性能较好的房间进行人工育雏,5周后脱温再转移到山上放养。为尽早让小鸡养成上山觅食的习惯,从脱温转入山上开始,每天早晨进行上山引导训练。一般要2人配合,1人在前边吹哨开道并抛撒颗粒饲料,让鸡跟随哄抢;另1人在后用竹竿驱赶,直到全部上山。同时饲养员应坚持在棚舍及时赶走提前归舍的鸡,并控制鸡群活动范围,直到傍晚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归舍训导。如此训练5至7天,鸡群就建立起了“吹哨-采食”的条件反射,以后只要吹哨召唤即可。
防疫:鸡放养后,一般在放养阶段需要注射鸡新城疫I系苗,注射时间在2月龄,注射疫苗时间最好避开放养的第1周,避免鸡产生应激。
放养管理:开始放养的几天为防应激,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等。补喂的饲料不加工业原料和饲料添加剂,出笼前3个月不用抗生素和驱虫药。
养殖注意事项
养殖密度:放养密度既要充分利用山场的生物资源,又不影响生态平衡。一般放养密度在50至200只/亩,饲养密度的把握,要根据鸡的成长,人工喂养饲料比例,鸡群生长状况进行相应调整。
环境卫生:要定期清理养殖场地,保持环境卫生,防止疾病传播。
饲料更换:要根据生长阶段的不同配制不同的饲料,保证每只鸡的采食量以及饮水量,饮水足才可正常下蛋。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