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鸵鸟养殖
未名鸵鸟养殖
1. 养殖环境与设施
鸵鸟的养殖需要宽敞的空间和适宜的环境。鸵鸟舍应由育雏舍和种鸟舍组成,育雏舍面积需30平方米,可育雏30只。种鸟舍每组3只,面积超过10平方米,高度在 到3米之间。鸟舍外应有一个运动场,面积是鸟舍的 到3倍。养殖场地应选择远离村庄和生活区的地方,以减少外界干扰。
2. 鸵鸟的饲养管理
不同阶段的鸵鸟有不同的饲养管理要求:
育雏期(0-3月龄):刚出壳的鸵鸟2-3天后即可饮水,水中需添加 %的高锰酸钾。饮水2小时后喂食,食物包括新鲜的青草、菜叶、熟鸡蛋等。7天后可改为全价颗粒饲料。
育成期(4-6月龄):此时鸵鸟具备了一定的抗病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日粮应根据鸵鸟的营养需求合理配制,尤其要注意钙磷比例的均衡,并适量补充精饲料。
产蛋期:产蛋期的鸵鸟需分群、定量、定时饲喂。每只雌性鸵鸟每天饲喂精饲料约3斤,粗饲料10斤以上。产蛋前1个月进行配偶分群饲养,比例为3只雌性和1只雄性。
3. 疾病预防与治疗
鸵鸟常见疾病包括大肠杆菌病、支气管炎、痢疾、禽流感、新城疫等。雏鸟阶段易患病,可在2月龄时进行疫苗接种。每周对运动场和鸟舍进行彻底消毒,保持鸟舍清洁、干燥、通风,有助于预防疾病。
4. 品种选择与场地建设
选择品种较纯的鸵鸟进行养殖,雌雄比例建议为3:1,月龄以 月为宜。养殖场地应选择安静、不易受干扰的地方,面积足够大,并设有护栏以防鸵鸟逃跑。育雏舍应具备良好的吸湿、防潮、隔热、防滑功能,并定期进行卫生清理和消毒。
5. 科学饲喂与日常管理
根据鸵鸟的生活习性进行科学饲喂,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雏鸟出壳后5天内可用卵黄提供营养,3天后提供水和饲料,注意少喂勤添。养殖过程中要定期观察鸵鸟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 光照与卫生防疫
鸵鸟适合在光线明亮的环境中生长,雏鸟阶段需昼夜提供光照,成熟后每天应提供全天候的自然光照。养殖场地要定期打扫卫生,用消毒药液喷洒消毒,以杀死各种病原体。特别是在雏鸟阶段,需专人管理,随时观察鸵鸟的状态和进食情况,一旦发现病鸟要及时隔离治疗。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鸵鸟的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