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畜禽

海牛生猪养殖

2024-12-06 09:32:51 次浏览

海牛生猪养殖概述

海牛生猪养殖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的复杂过程,包括养殖环境的选择、猪舍的建造、饲料的搭配、日常管理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关于海牛生猪养殖的一些详细信息。

养殖环境

生猪适合生长在排灌方便的场地中。养殖时应在地势平坦、向阳背风、安静的环境中搭建圈舍。猪圈的地面应建设成斜面,便于圈舍中的液体流出,并在圈舍中挖掘排粪沟,避免粪便堆积在猪圈内。

猪舍建造

养猪应在远离居民区、工厂的地方建造圈舍,确保养猪场和其他养殖场有一公里以上的距离,避免疾病互传。圈舍中应安装通风装置以及排粪沟,保持环境的空气流通,避免滋生细菌。

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需合理控制,避免出现咬架、争食的现象。夏季温度较高时,每平方米养殖一头猪;冬季温度偏低时,每 平方米养殖一头猪。体重大于60公斤的猪,应每 平方米养殖一头。

饲料搭配

猪只生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单一饲粮往往营养不全面。多种饲料搭配应用可以发挥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例如,将两份玉米加一份肉骨粉混合喂猪,蛋白质利用率可提高到61%。

饲喂管理

饲喂应定时、定量、定质。每天喂食3-4次,以精饲料为主时,每天喂2-3次即可;青粗饲料较多的猪场每天要增加1-2次。饲料的种类和精、粗、青比例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可变动太大。变换饲料时,应逐渐进行,使猪有个适应和习惯的过程。

日粮稀稠度

日粮调制的稀稠度也需注意。过稀会影响唾液分泌和胃液的浓度,影响饲料的消化。一般料水比为1∶2~4。冬季应适当稠些,夏季可适当稀些。

饲养方式

饲养方式可分为自由采食与限制饲喂两种。自由采食有利于日增重,但猪体脂肪量多,胴体品质较差;限制饲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猪体瘦肉率,但增重不如自由采食快。

饲料品质

饲料品质不仅影响猪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还影响胴体品质。在肉猪出栏上市前2个月应使用含不饱和脂肪酸少的饲料,防止产生软脂。

分群技术

应根据猪的品种、性别、体重和采食情况进行合理分群,以保证猪的生长发育均匀。分群后经过一段时间饲养,需随时对猪群进行调整。

调教与卫生

从小加强猪的调教,使其养成“三点定位”的习惯,使猪吃食、睡觉和排便固定,能够保持猪圈清洁卫生,有利于垫土积肥,减轻饲养员的劳动强度。

防寒与防暑

温度过低时,猪用于维持体温的热能增多,使日增重下降;温度过高,猪食欲下降,代谢增强,饲料利用率也降低。冬季需做好保暖措施,夏季需采取降温措施。

去势、驱虫与防疫

猪去势后,性器官停止发育,性机能减弱,猪表现安静,食欲增强,同化作用加强,脂肪沉积能力增加,日增重可提高7%~10%,饲料利用率也提高,而且肉质细嫩、味美、无异味。定期进行疾病预防工作,注意疫情监测,及早发现病情,及时采取措施。

防止过度运动和惊恐

在育肥过程中,应防止猪过度的运动,特别是激烈的争斗或追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水是调节体温、消化吸收饲料营养和剩余物排泄过程不可缺少的物质。

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提升生猪养殖的效率和质量,确保生猪健康生长,提高经济效益。

养殖发发网
野生和人工养殖怎么区分 养殖动物有哪些品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