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操作流程样板
[生猪养殖操作流程]生猪养殖需要注意以下操作流程:
圈舍建设 - 在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安静的环境中搭建圈舍,圈舍的地面要建成斜面,便于圈舍中的液体流出。
还要在圈舍中挖掘排粪沟,避免粪便堆积在猪圈内。
夏季应为圈舍遮阳,冬季则要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
品种选择 - 母猪一般选择适合当地需求、体型健壮、生殖器官发育良好、机体状况健康、乳头排列均匀繁殖能力以及抗病性、抗逆性强的品种。
- 对于仔猪,应选择活泼好动、被毛光泽、粪便成型的仔猪。一般建议尽量在当地购买仔猪,这样对品种的情况更为了解。
养殖密度控制 - 适宜的养殖密度既要保证生猪增重快,又要防止疾病的发生,减少疾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 加大圈舍内养殖的生猪数量,可降低圈舍的建设成本,但密度过大会导致生猪的活动空间缩小,使生猪的活动量减少。
合理分群 - 仔猪断奶后就可以进行分群饲喂。
注意猪群的大小分配,避免出现撕咬、以大欺小的情况发生。
将育肥猪按照体重大小、强弱、品种等进行合理分群,可以在猪鼻子上涂抹酒精等有气味的药液,减少因气味辨别群猪或者通过夜间分群,先进行混合后在进行分群也是一种有效方法。
合理饲喂 - 给猪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水源管理 - 给猪饮用干净无菌的水源,在圈舍安装自动饮水器,保证猪群随时可以进行适量饮水,避免因水质影响健康生猪。
疾病防治 - 重点做好生猪疾病的预防工作,采取预防为主的防治模式,做好防疫,定期驱虫。
根据当地免疫接种要求,及时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对猪场内外的消毒工作不能忽视,对工具、猪舍个分区以及猪场周围进行彻底消毒,尤其是在疫病高发季节要加大消毒力度。
一旦发现生猪感染疾病后,有治疗价值的要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若无治疗价值要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疫情进一步蔓延。
[生猪屠宰操作流程]生猪屠宰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待宰准备 - 待宰猪应来自非疫区,应索取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开具的合格证明。
待宰的生猪送宰前应停食静养12-24小时,以便消除运输途中的疲劳,在屠宰前2-4小时停止供水。
屠宰前要进行淋浴,猪体表面不得有灰尘、污泥、粪便,淋浴时要控制水压,不要过急以免造成猪过度紧张。
制昏 - 采用物理(如电击、机械、枪击)、化学(吸入CO₂)方法,使猪在宰杀前短时间内处于昏迷状态,以便刺杀放血,确保刺杀操作人员的安全。
刺杀放血 - 采用倒悬放血,沥血时间一般设计为5分钟。
浸烫刨毛 - 将放好血的毛猪通过卸猪器卸入烫猪池的接收台上,慢慢的把猪体滑入烫猪池内浸烫,使毛根周围毛囊的蛋白质受热变性收缩,毛根与毛囊易于分离。
- 烫毛池的水温一般控制在58-62℃之间,时间一般在5分钟左右。
剥皮 - 剥皮可采用机械剥皮和人工剥皮。
机械剥皮的步骤一般包括挑腹皮、剥前腿、剥后腿、剥臀皮、下刀、剥腹皮、夹皮、开剥。
人工剥皮是将屠体放在操作台上,按顺序挑腹皮、剥臀皮、剥腹皮、剥脊背皮。剥皮时不得划破皮面,少带肥膘。
开膛解体 - 剖腹取内脏,注意褪毛剥皮后开膛最迟不超过30分钟,否则对脏器和肌肉品质皆有影响。
- 开膛后,将胴体劈成两半。
屠体整修 - 将经检验合格的猪胴体去头、尾。
- 劈半后的片猪肉还应立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