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工养殖山羊
什么是人工养殖山羊
人工养殖山羊是指通过人为的方式,在特定的环境中饲养和管理山羊,以获取肉、奶、毛等产品的一种农业生产活动。这种养殖方式能够有效地控制山羊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从而提高山羊的生长速度和产品质量。
山羊的生物学特征
行为特征:山羊属于活泼型,反应敏捷,行为灵活,喜欢登高采食,可以在牛不能利用的陡坡和山峦上放牧。
采食特点:山羊有长而灵活的薄唇,下切齿稍向外弓而锐利,上颚平整而坚强,便于采食时切断牧草。
合群性:羊是胆量较小的家畜,缺乏自卫能力,遇敌兽不抵抗,只是逃窜或团团不动。但善于合群,只要头羊领先,其他羊就能够随从放牧,有利于大群喂养管理。
反刍性:羊反刍是一种生理本能。羊采食速度不久,每分钟可采食60-70口草,两个小时就能吃饱,然后休息,把吞入的饲草从瘤胃中翻上来进行咀嚼,与唾液充分混合后再咽到胃里。这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的活动和粗饲料的分解。
嗅觉和听觉敏捷:羊的嗅觉和听觉比较敏捷。个体羊有其本身的气味,一群羊有群体气味,一旦两群羊混群,羊可通过气味辨别出是否是同群的羊。
调情特点:公羊对发情母羊分泌的外激素很敏感。小母羊胆子小,公羊追逐时惊恐失措,在公羊竭力追逐下才接受交配。因此,由于母羊发情不明显,在进行人工辅助交配或人工授精时,要使用试情公羊发现发情母羊。
喜欢干燥、清洁的环境:羊群经常活动的场合,应选高燥、通风、向阳的地方。羊圈潮湿、闷热,牧地低洼潮湿,寄生虫容易孳生,造成羊群发病。羊喜吃洁净的饲料,饮凉爽卫生的水。草料、饮水被污染或有异味,宁可受饿受渴也不采食、饮用。因此,在舍内补饲时,应少喂勤添。
适应性:山羊多是怕热不怕冷,喜欢在高燥通风的地方休息生活,极少患病,一旦有了明显症状,就说明病情较严重了。当夏、秋季节气候温暖,牧草丰茂时,羊能在几个月内迅速抓膘,不仅体重增长较快,还能大量蓄积脂肪。而在冬、春枯草期,逐渐消耗脂肪,以渡过枯草期。
消化机能特点:羊的消化机能特点是胃肠的容积大,食物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长,消化液分泌量多,消化能力强,适合利用青、干粗饲料。羊的瘤胃依赖微生物的作用,能将50%-80%的粗纤维进行分解消化。饲草进入瘤胃,纤毛虫先使纤维组织变得疏松,然后细菌通过水解酶的作用,将粗纤维分解为几种挥发性脂肪酸,供羊体利用。依赖微生物的作用,可将草料中的某些非蛋白质结构的含氮化合物(氨化物和尿素),合成为菌体蛋白,这些菌体蛋白在胃肠蛋白酶的作用下,在小肠内被羊体吸收。羊有发达的唾液腺,每昼夜分泌量约为8-13升,唾液除有润滑作用外,还有溶解食物及中和胃酸的作用。
羊场建设
羊场选址:场址用地应符合本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羊场应建在地势较高、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环境幽静,无有害气体、烟雾、灰沙及其他污染源的地域,且交通便利而又远离学校、厂矿企业、公共场合、居民住宅区。
水源: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
放牧、舍饲条件:放牧草场按改良草场2亩养1只羊、自然草场5-10亩养1只羊计算(草场类型不同产草量不同)。据草场资源调查,在常德市最好的草场亩产鲜草2262公斤,最差的只有417公斤,平均亩产鲜草633公斤。如1只40公斤体重的山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