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黄芪好还是养殖好呢
一般人都认为野生黄芪比家种黄芪质量好,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并非绝对。决定黄芪质量有诸多因素:
地域性:即道地产区,关系到有效成分的含量。
采收年限和采收期:年限不足,采收太早,药性不足,质量就会大减。
营养条件:土地条件好,符合黄芪习性,适合黄芪生长,重金属含量低,不含农药,灌溉水质好,质量就好,反之就次。
污染:肥、药的污染。比如浑源野生黄芪生长在恒山的山坡上,本身抗病虫能力强,根本不用农药。
保存方法:很多药商怕药材变质、腐烂,就用硫磺熏,硫磺是有毒的。
产地、农药、保存是区别野生和家种黄芪的重要因素。来说,同是黄芪比产地,同是产地比原生,同是原生比保存。目前,市场流通的 500 种常用中药材中有 200 种是野生变家种的,野生资源并非取之不尽,很多中药品种已近枯竭。对原料药需要量将更加增大,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就在于野生变家种,扩大地道药材的种植面积。同时野生的药力比较大,要酌情减量。
野生黄芪不但营养价值要高于种植黄芪,安全性也比较高,没有农药和肥料的残留。但野生黄芪生长成熟的时间比较长,而人工种植的时间比较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