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半野生养殖
野生蝎子养殖方法
野生蝎子养殖方法主要分为几种:隔离饲养、温室饲养和家繁山养。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隔离饲养
隔离饲养适合小规模养殖。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地,挖深50cm的坑,填上石块和泥土(比例3:1)做成蝎窝。窝顶适当盖一层泥土,并修一些与下面相通的蜂窝式孔洞,以便蝎子进出。然后喷水,使上下层泥土黏合,形成土壤毛细管。窝修好后用砖彻围墙,墙高20cm左右,墙上沿嵌镶玻璃,防止蝎逃窜。
温室饲养
温室饲养适合大规模养殖。建造一个可以保持恒温的温室,内部建立养蝎池。温室内的温度应保持在35°C~38°C,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在这种环境下,蝎子可以全年生长发育。仔蝎大约需要300天左右可以长成成蝎,进行繁殖或加工入药。
家繁山养
家繁山养是一种利用野生资源的养殖方法。在春季孕仔时,选择体格健壮的孕蝎饲养一段时间,待产仔后加工入药,仔蝎放到野外适宜区自然生长。此法设备简单,人工养殖时间短,费用低。具体做法是在收购的活蝎中,选体大、健壮、无伤残的孕蝎,每池投放800~1000只,并投放适量的食料,使其产仔。仔蝎蜕皮脱离母体后分离出来,放入野外放养区。
饲养与喂食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选用的食物必须是蝎喜吃且能保障其生长发育,稳定可靠,成本低,易于蝎捕食,不污染环境。仓库害虫及鼠妇虫、土鳖虫等可以作为人工饲养蝎的主要饲料。黄粉虫、洋虫、土鳖虫等都已经饲养成功,为人工养蝎提供了较丰富的饲养。人工饲养时要适时适量投放饲料,以不残留或少残留为度,避免环境污染和浪费。
龄期管理
不同年龄段的蝎子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2龄蝎脱离母体后,第5天至第2次蜕皮前后,为食欲旺盛期,要保证有足够的食物,做到喂饱、吃肥,以便蜕皮和顺利越冬。第2、第3年的5月、6月、8月蜕皮前后,均要喂足饲料,加强管理。
病虫害防治
蝎子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包括细菌性病害和真菌病,天敌主要是蚂蚁、食虫鸟、两栖类爬行类、啮齿类等动物。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环境清洁,避免过度潮湿或干燥,及时清除病死蝎。
收获与加工
蝎子的收获与加工时间一般选择在4~5月间,此时野生蝎出蜇刚爬到地表,气温上升到20°C以上,地表湿润而温暖,蝎活动力弱,分布相对集中,腹中污物少,加工质量好。捕捉时应使用竹夹或竹筷,避免损伤蝎体,也不要放在塑料袋内,以免造成死伤。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蝎子的半野生养殖,既能利用野生资源,又能通过人工管理提高养殖效率和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