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渔塘养殖鸭子
渔塘养殖鸭子的概述
渔塘养殖鸭子是一种生态养殖模式,通过在水下养鱼、水面上养鸭,充分利用水面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良性循环,从而达到鱼鸭双丰收的效果。这种养殖方式不仅能提高鱼的氧气供应,改善池塘生态系统的营养环境,还能利用鸭粪作为鱼的饲料,减少鸭子的寄生虫病。
养殖方式的选择
目前,渔塘养殖鸭子主要有三种方式:
直接混养(放牧式):将鸭子直接放入鱼塘中饲养。这种方式有利于大水面鱼类养殖,也能节省部分鸭饲料,但对鱼增产效果不大。
塘外养鸭:在鱼塘附近建造鸭棚和活动场所,将鸭粪和饲料残渣清扫入塘。这种方法便于鸭群集中管理,但不能充分发挥鱼鸭共生互利的优势。
网架养鸭:在鱼塘上搭建网架,设置棚养鸭子。这种方式能较好地发挥鱼鸭共生互利的生态效应。
池塘和鸭棚的选择与建设
池塘选择与建设
选择无污染、水质良好、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池塘。池塘面积以3-7亩为宜,水深2-3米,并设有分开进、排水和拦鱼设施。池塘的东西方向长宽比为2-3∶1,池底内坡为1∶ ,底部需要平坦,略微向出水口倾斜,以便于池塘的干燥。
鸭棚选择与建设
鸭棚应选择座北向南、地势高、阳光充足、干燥、坡度平缓的地方,有利于幼鸭苗落池上岸觅食。每间鸭棚面积120-150平方米,另设两个鸭群活动场所:一是网围鱼塘一角作为鸭群觅食生长活动场所,二是围鸭棚附近一段池基或池坡地面作为活动场。
鱼类和鸭子的投放与搭配
每亩投放鱼类50-60公斤,其中70-80%为滤食性鱼类(如鲢鱼、鳙鱼),其余为杂食性鱼类。每亩水面上搭配养鸭80-100只。鱼种增重7-8倍,亩产可达400-500公斤。另一种方案是每亩投放鱼种75-85公斤,滤食性鱼类占70-80%,每亩养鸭150-200只,鱼种增重6-7倍,亩产量可达550-650公斤。
养殖管理
养鱼管理
清塘消毒:鱼种下塘前,每亩1米水深用50公斤茶麸打碎泡水一日一夜后全塘泼洒,再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水溶解全塘泼洒,7-10天毒性消失后可放鱼种养殖。
鱼种消毒:鱼种落塘前,用3%食盐水浸浴鱼体表5分钟,杀灭细菌和寄生虫;草鱼种则注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再落塘养殖。
科学投喂:投饲要做到“四定”(定时、定质、定量、定点),投喂量足、质好、适口的饲料。夏秋季可按鱼体总体重投喂3-5%,冬春季可投1-3%。
水质管理:保持池水肥、活、嫩、爽,透明度控制在30公分左右,池水pH值保持在7-8。
鱼病防治:夏秋季每7-10天换水一次,排放30厘米老水,灌入30-40厘米新水,保持水质相对稳定。每7-10天用1ppm漂白粉化水全塘泼洒,或每亩1米水深用生石灰20公斤化水溶化全塘泼洒。适时开动增氧机,防止鱼类泛塘浮头。
勤巡塘:做好防逃、防病、防汛、防盗等工作。
养鸭管理
科学饲养:做到饲料合理搭配,定时定量饲喂,不喂霉烂变质饲料,饮水清洁充足,温度、湿度、密度适宜,空气新鲜。
防疫治病:搞好鸭棚清洁卫生,坚持消毒,清洗鸭棚,人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