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私人养殖
鸵鸟私人养殖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鸵鸟私人养殖的可行性
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不会飞的鸟类,主要生活在非洲的稀树草原和沙漠草地地带。尽管鸵鸟通常在动物园中较为常见,但实际上,鸵鸟也可以进行私人养殖。需要注意的是,养殖鸵鸟属于特种养殖,需要办理相关证件。
二、鸵鸟养殖的基本设施
修建鸵鸟养殖鸟舍:
鸟舍分为育雏舍和种鸟舍。育雏舍的面积应为30平方米,可育雏30只。
种鸟舍一般以3只为一组,面积应在10平方米以上,高度为 ~3米,大门要宽,以便鸵鸟出入。
鸟舍内应预留排气孔,以保持空气流通。
鸟舍外应修建一个供鸵鸟运动的运动场,运动场面积应为鸟舍面积的 ~3倍。
三、鸵鸟的饲养管理
鸵鸟育雏期饲养管理:
刚出壳2~3天的鸵鸟可以开始饮水,水中应添加 %的高锰酸钾。
饮水2小时后开始喂食,可喂食新鲜的青草、菜叶、熟鸡蛋等。
雏鸟饲喂应遵循“勤添少喂”的原则,7天后可改为饲喂全价颗粒饲料。
育成鸵鸟的饲养管理:
4~6月龄的鸵鸟进入育成期,此时它们具备了一定的抗病能力,能适应外界的自然环境。
日粮应根据育成期鸵鸟的营养需求合理配制,尤其要注意钙磷比例的均衡。
应适量补充精饲料,如条件允许,可采用放牧饲养,但要注意防止丢失。
鸟舍和运动场应垫一层15~20厘米厚的细沙,以帮助鸵鸟清洁体表的寄生虫。
产蛋鸵鸟的饲养管理:
产蛋期的鸵鸟应分群、定量、定时饲喂。
饲喂时应先喂粗饲料,后喂精饲料,每天饲喂3次为宜。
精饲料饲喂量约为每只每天3斤,粗饲料饲喂量约为每只每天10斤以上。
鸵鸟在产蛋前1个月应进行配偶分群饲养,比例为3只雌性鸵鸟和1只雄性鸵鸟为一小群。
四、疾病预防与治疗
鸵鸟常见的疾病包括大肠杆菌病、支气管炎、痢疾、禽流感、新城疫等。特别是在雏鸟阶段,鸵鸟容易患病,抵抗力较差。因此,可以在雏鸟2月龄时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常见的传染病。
五、鸵鸟养殖的经济效益
鸵鸟养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例如,在庆阳市环县木钵镇井儿岔村,一位“90后”小伙陶超通过养殖鸵鸟,不仅自己致富,还带动了周边群众一起养殖。鸵鸟的肉、蛋、皮等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销售。
六、国家补贴政策
养殖鸵鸟可以享受国家的补贴政策。具体而言,养100只以上的鸵鸟可以获得防疫、消毒、不可预见费每只补贴30元,保险费每只100元国家补贴80元每只20元,管理费用、工资每只100元,购小鸟每只350元。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补贴政策可能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到当地林业局和工商局了解具体情况。
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鸵鸟养殖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在浑善达克沙地,鸵鸟养殖能够有效利用荒漠化沙地草原,优化当地传统畜牧业结构,为农村牧区拓宽了乡村振兴新的致富门路。
八、
鸵鸟私人养殖是一项具有前景的特种养殖项目。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经营,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为环境保护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养殖鸵鸟也需要办理相关证件,并且要注意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因此,在进行鸵鸟养殖之前,建议充分了解相关政策和技术,确保养殖过程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