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高大上
生猪养殖“高大上”
转型拓出一片天——一个吕梁资源型企业的转型之路
今年1月,由该企业转型培育的品牌“吕粮山猪”,获得全省首家供应港澳生猪资质。与此同时,“吕粮山猪”,已先后建立了29家零售网点,高品质的放心猪肉走上了越来越多老百姓的餐桌。
生猪养殖也能“高大上”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现代化养猪
交口县南端的南山村,林木环绕、空气清新,一排排蓝顶白墙的板房建筑座落其中,从高处望去甚为壮观,这里便是“吕粮山猪”的家——山西南山百世食安农牧业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基地。然而,两年之前,养殖基地所在的南山村还只是交口县一个偏僻闭塞的穷山沟。穷山沟的华丽变身始于当地一家铝矿开采企业的转型步伐。
几年前,交口县一家铝矿开采企业老板师保平常常发愁,因为矿上经营不景气甚至还面临亏损。他意识到,依靠开采资源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要想发展壮大,还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次,师保平的儿子师国栋结识了一位台湾农业专家。在专家的启发下,师国栋毅然辞掉了在北京的高薪工作,决定在家乡搞生猪养殖。在此之前,师国栋做过市场调研。虽然国内猪肉消费量巨大,市场前景广阔,但若想打开市场,还需在品质和安全上下功夫,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经过认真分析,企业瞄准了市场、屠宰场及饲养场在肉质安全和价格等方面的诸多痛点,决定要做就做最好,将生猪养殖做得“高端、大气、上档次”。由此,2016年3月,一个大规模、高科技、重环保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便在南山村安家落户。项目总投资 亿元,分3期建成,建成后年出栏生猪可达50万头;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设备安装运行,由专家全程监督指导,采用奥地利全自动化水料系统、美国自动化环控系统、台湾自配料系统;建立了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和排泄物沼气发电系统。
据介绍,这里可以随时调控猪舍等区域的温湿度。目前,项目一期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的猪舍主体工程建设完毕,配套绿化工程正在进行。“项目全部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全省单体自繁自养规模最大的养猪场,设备先进化程度、智能化程度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师国栋不无自豪地说。
让百姓吃上优质放心肉
每块猪肉的“前世今身”均可追溯
自然清新的生态环境与现代化的养殖方式相结合,让“吕粮山猪”与众不同。经国家相关部门审核,今年1月,“吕粮山猪”获得供应港澳生猪资质,实现了山西供应港澳生猪品牌“零”的突破。猪肉在国民食品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安全与品质一直令人关注。“让猪回归山野,找回自然本味,‘吕粮山猪’就是要靠山吃山。”南山百世食安公司董事长助理李智向记者介绍,“吕粮山猪”全部为自繁自养,吃山粮、喝山泉,在温暖舒适的猪舍中长大,且坚持零激素、零抗生素、零瘦肉精、零注水“四零”品控标准,这些均从源头上保证了猪肉的品质与安全。用师国栋的话说,便是“找回了儿时的猪肉味道”。
如今,南山百世食安生猪养殖基地已被确定为山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吕粮山猪”亦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确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不仅如此,为让老百姓买得放心,企业还主动加入农产品信息追溯系统,成为全省首个可追溯猪肉品牌。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猪肉上的二维码,“前世今身”,品种、喂养、屠宰等信息一目了然。
在太原市双塔寺街的福万家农贸市场内,一家整洁靓丽的“吕粮山猪”门店引人注目。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猪肉吸引了不少回头客,当天的进货当天都能销售一空。如今,“吕粮山猪”已在交口、吕梁及太原等地建立了销售网点29家。所有门店都统一形象,工作人员则坚持严格的卫生和服务标准。
依靠自身优势拉农民一把乡村振兴路上,企业大有可为
作为一家扎根在大山深处贫困乡村的企业,在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的道路上,更应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当地脱贫攻坚精准发力。吕梁山区是全国集中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