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畜禽

生猪养殖污染防治建议

2025-01-11 09:05:03 次浏览

[生猪养殖污染防治的综合建议]生猪养殖污染是一个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以下是一些综合的防治建议:

一、合理规划与选址1. 猪场应远离水源、城市、工业园区、学校、医院、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以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1. 周边最好有林果、蔬菜种植基地,便于实现粪污的还田就近利用,遵循“一猪一亩”的原则,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二、优化场区布置1. 将养殖区与生活区分开布置,减少交叉污染的风险。

  1. 实施雨污分流,雨水通过地面明沟排放,污水通过地下暗管输送,在舍外转弯处设置阴井和检查孔,以降低污水量。

三、科学管理用水和粪便1. 对饮用水进行计量、控制与管理,避免饮水器和水管网渗漏。将鸭嘴式饮水器改为碗式饮水器,减少水的浪费和混入粪尿的情况。

  1. 减少水冲粪,采用漏缝地板的水泡粪、高床养殖等方式。

  2. 实行干清粪、固液分离,人工收集猪只排出的干粪堆放到集粪池(房),粪渣、尿液及冲洗污水在沉淀池沉淀后进行固液(干湿)分离。

四、采用合适的处理技术1. 针对废水,可通过预处理降低污染物负荷,防止大的固体或杂物进入后续处理环节。常用的预处理技术包括过滤、离心、沉淀等固液分离技术,设备有格栅、沉淀池、筛网等。

  1. 由于养猪污水含有大量有机物,宜采用生物处理方式。通常需要多种处理方法相结合的工艺,如先进行厌氧处理,再采用好氧处理(氧化塘等)作为二级净化。

  2. 建设沼气池、氧化塘、人工湿地等处理设施,推广干清粪、雨污分流等清洁养殖技术。

五、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1. 猪场可以实施综合生态农业,根据周边生产环境,因地制宜推广“猪-沼气-茶”、“猪-沼气-果”、“猪-沼气-菜”等生态养猪模式。

  1. 猪场排出的粪便污水经过厌氧发酵后,可作为农田和林地的灌溉用水,也可经过净化处理达标后合理排放。

六、使用环保饲料和添加剂1. 选用低氮、低磷的饲料,减少氮和磷的排放。

  1. 使用酶制剂,提高猪对饲料中磷的利用率,降低磷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七、加强监管和法律约束1.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养猪场的监管,督促各养猪业主按要求对猪场进行规范的整改和治理。

  1. 对于违规排放的养猪场,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以起到警示作用。

八、提高环保意识1. 养猪场业主和工作人员应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对周边居民进行环保宣传,提高公众对生猪养殖污染问题的关注度和监督意识。

生猪养殖污染防治需要综合考虑规划、管理、技术、资源利用和法律监管等多个方面,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实现生猪养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生猪养殖污染的危害与防治的必要性]生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如果不加以防治,会带来诸多严重的危害。废弃物会造成空气污染。农场的恶臭众多,包括牲畜排出的粪便、皮肤分泌物、附在皮肤上的污物、呼出的气体,以及大量禽畜粪便堆积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同时,这些废弃物携带的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也会造成空气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健康。

废弃物会造成水污染。养殖场排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病原体,如果处理不达标或随意排放,会导致环境污染。畜禽粪便中氨等耗氧物质含量高,进入河流会使水中含氧量大大降低,导致水中生物因缺氧死亡甚至腐烂,对水体造成巨大损害。

废弃物会造成土壤污染。为提高牲畜生长效率,饲料中可能添加的抗生素、抗球虫药等药物以及高铅、高铜等微量元素,会随粪便排出体外。若超过土壤自净能力,会导致土壤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危害土壤环境。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居民的健康,也是生猪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政策支持]农业部出台了一系列生猪养殖环保政策,如

养殖发发网
野猪养殖犯法吗 绍兴养殖鸡鸭鹅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