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自动饲喂管理养殖方案
生猪自动饲喂管理养殖方案
一、背景介绍随着生猪养殖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散养模式逐渐被规模化养殖所取代。大型企业如正大集团、希望集团、牧原集团、温氏集团、正邦集团等,不再仅仅局限于生产兽药、饲料、食品,而是通过产业延伸,实现了从饲料生产、兽药生产、生猪育种、生猪养殖到屠宰加工的全产业链转型。这些企业采用了先进的养殖管理技术和疾病防控技术,以保证生猪的优良性和促进养猪业的快速发展。
二、解决方案1. RFID技术应用:将生猪个体信息绑定到电子耳标上,并将JY-L81-3229耳标识读器安装在自动饲喂站上。当生猪走进饲喂站,电子耳标识别器自动采集生猪耳标信息,判断该猪是否进食,并根据进食情况投放饲料。同时,结合智能称重系统,可以实时掌握生猪体重,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猪投喂不同的饲料量。
- 科学投喂:生猪的进食情况与其体重、健康状况密切相关。通过RFID技术自动饲喂,可以严格控制母猪的投喂,确保母猪从每日的进食中获取足够的营养,为小猪的良好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根据每头生猪的不同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喂,可以控制好生猪的体重,实现肉料比,节约饲料,降低饲料成本。
三、产生效益1. 提高养殖效率:RFID技术在生猪养殖业的应用,可以实现生猪溯源、跟踪、疫情防控、自动化饲喂养殖等管理,大幅度提高生猪养殖效率,保证生猪存活率和优良性,实现健康可持续生猪提标增效。
- 节约成本: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喂,可以控制好生猪的体重,实现肉料比,节约饲料,降低饲料成本。
四、产品介绍JY-L81-3229电子耳标识读器是科智立品牌下JY-L81系列中的一款电子耳标识读器,主要用于生猪自动饲喂管理系统。
养殖环境与管理
一、养殖环境1. 选址:选择地势平坦、向阳背风、安静的环境搭建圈舍,确保养猪场远离居民区、工厂,与其他养殖场保持一公里以上的距离,避免疾病互传。
- 圈舍建设:猪圈的地面应建设成斜面,便于圈舍中的液体流出,并在圈舍中挖掘排粪沟,避免粪便堆积在猪圈内。
二、养殖管理1. 养殖密度:夏季每平方米养殖一头猪,冬季每 平方米养殖一头猪,体重大于60公斤的猪,每 平方米养殖一头。
饲喂管理:根据猪的体型决定饲料,体重在50到60公斤之间时,主要以能量类饲料和蛋白类饲料为主,体重大于60公斤后,减少精饲料的投喂,增加粗饲料的使用。每天喂食3-4次饲料。
卫生防疫:每周对猪舍清洁一次,疏通排粪沟,清除猪圈中的食物残渣,并更换受潮污染的垫料,保证环境的卫生干净。夏季温度较高时,要开启风机或通风装置散热,并喷洒水分降温。
日粮搭配与饲养方式
一、日粮搭配
多样化:多种饲料搭配应用可以发挥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定时、定量、定质:每天喂猪的时间和次数要固定,饲料的种类和精、粗、青比例要保持相对稳定,变换饲料时,要逐渐进行,使猪有个适应和习惯的过程。
二、饲养方式1. 自由采食与限制饲喂:自由采食有利于日增重,但猪体脂肪量多,胴体品质较差;限制饲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猪体瘦肉率,但增重不如自由采食快。
- 饲料品质:在肉猪出栏上市前2个月应该用含不饱和脂肪酸少的饲料,防止产生软脂。
三、分群技术1. 合理分群:根据猪的品种、性别、体重和采食情况进行合理分群,以保证猪的生长发育均匀。分群后经过一段时间饲养,要随时对猪群进行调整。
四、调教与卫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