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县牛羊养殖
临泉县牛羊养殖概述
临泉县位于安徽省西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近年来,临泉县大力发展牛羊养殖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关于临泉县牛羊养殖的一些详细信息:
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
临泉县常年种植 150万亩,玉米120万亩,大豆、花生、红芋近10万亩,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150万吨。为了开辟出“第二草原”,临泉县加快推进玉米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为牛羊提供美味的食物。临泉县经常性组织畜牧技术人员深入到各乡镇、村举办玉米秸秆青贮现场培训会,指导养殖户采用青贮池、地面堆放、打捆、地窖、地面穴贮等多种方式进行青贮,确保玉米秸秆粉碎或揉丝青贮技术能够得到迅速推广应用。
为鼓励养殖企业发展秸秆转饲工作,临泉县投入700多万元采购玉米秸秆揉丝机,免费发放给企业和养殖户使用。同时,对肉牛肉羊养殖场当年新购进的秸秆揉丝机、包膜机、粉碎机等饲料化加工机械按购机总额的30%补贴,对当年收储全株玉米(牧草)、新建青贮池等,按当年粮改饲、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规定进行补贴。
养殖奖励与补贴政策
临泉县对肉牛肉羊养殖进行奖补,对新建(扩建)牛舍面积800平方米以上、存栏肉牛100头以上的一次性奖补15万元,每场每年此项最高奖补100万元。临泉县积极探索中原牧场肉牛养殖小区建设模式,构建“链主企业+养殖小区+农户+市场”的现代肉牛养殖模式。县内肉牛产业链主企业建设标准化肉牛规模养殖小区,县国有投资公司通过评估收购小区固定资产后返租给链主企业经营,链主企业分租给县内肉牛养殖户,县财政按养殖户当年实际支付租金的60%给予补贴以鼓励养殖户入驻小区。
养殖小区与市场建设
为解决养殖户用地难、建场成本高和销售难题,临泉县在长官镇建设了颇具规模的活畜综合交易大市场,吸引了全国活畜客户的目光。经过多年努力,交易大市场集散地的“洼地”效应已经形成,有效带动了全县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市场每天交易量稳定在100头左右,2023年累计交易20000多头肉牛。
产业链延伸与深加工
临泉县积极引进中原牧场冷鲜城项目,加快冷链物流中心建设步伐。该项目定位为“买世界、卖全国”,以冷链产业为主题,是集冷链物流、冷冻储存、冷鲜交易市场、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商贸等为一体的冷链产业综合体。临泉县还持续加大对肉牛全产业链企业招引力度、深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力度,积极与上海鹏欣集团、吉林澎派集团合作开展高端肉牛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安徽绿帝食品、宝临食品等牛肉深加工企业获评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
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
为支持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临泉县编制了《中原牧场战略提升规划》《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十四五”规划》,成立中原牧场国有农业投资发展公司,以肉牛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三年来,整合涉农财政资金 亿元,撬动社会资本20多亿元投入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带动4万农民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2022年,临泉县印发《临泉县肉牛肉羊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着力推动肉牛肉羊产业群体整体授信。2023年,临泉县大力推广活牛资产抵押贷款业务,为肉牛产业注入金融活水,着力破解肉牛产业“融资难”问题。临泉县还设置5000万元肉牛发展专项资金设立肉牛产业政府风险补充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肉牛全产业链发展。
粪污处理与循环农业
临泉县大力推行县域畜禽养殖粪污全利用、县域利用全覆盖、复合利用全循环的“三全”模式,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支持社会资本建设粪污集中处理中心4家,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5%以上。
年产值与发展规划
近年来,临泉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推进“中原牧场”计划。2017年底,该县肉羊饲养量达160万只,肉牛饲养量保持在22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