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畜禽

安徽生猪养殖行动规划

2025-01-08 09:24:27 次浏览

安徽生猪养殖行动规划

发展现状

安徽省的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自2014年以来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全省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从2014年初的514家减少到了144家。所有屠宰企业都已落实非洲猪瘟自检,安徽省还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规章,如《安徽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安徽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以提升屠宰行业的法治化水平。

发展目标根据“科学布局、集中屠宰、有利流通、方便群众”的原则,安徽省计划通过统一规划和布局,推行“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的发展模式,促进屠宰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有序竞争。目标是逐步形成与养殖布局相适应的屠宰产能布局,实现产区出栏生猪就近屠宰,变“调猪”为“运肉”。

设置标准1. 总量控制,只减不增:以农业农村部批准备案数量为基数,实行总量控制。每个县(市、区)可保留1家标准化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年出栏生猪超过30万头的养殖大县(市、区)可增设1家标准化生猪定点屠宰企业。

  1. 上大压小,提升质量:新建(改、扩建)标准化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按照“增一减一”或“增一减二”原则实施,减量置换,提升质量。

  2. 保障农村乡镇或居民集中居住地肉品供应:能够通过配送保障肉品供应的乡镇,鼓励发展冷链化定点配送肉品销售网点,原则上不再新设立小型生猪定点屠宰企业。

主要任务1. 大力开展标准化创建:以质量管理制度化、厂区环境整洁化、设施设备标准化、生产经营规模化、检测检验科学化、排放处理无害化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创建。

  1. 清理整顿小散乱差屠宰点:依法关停“三证”(《生猪定点屠宰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排污许可证》)不全、屠宰设施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的生猪定点屠宰场。

  2. 建立冷链物流体系:推行生猪产品冷链运输,鼓励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建设冷库、低温分割车间等冷藏加工设施,配置冷链运输设备。

  3. 推动压实主体责任:推动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全面落实肉品质量安全、动物防疫、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等主体责任。

保障措施1. 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各项任务的有效实施。

徽县生猪养殖的发展近年来,徽县致力于打造现代化畜牧业,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推动了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以下是徽县在生猪养殖方面的一些具体举措和发展成果:

政策奖补激发活力徽县政府出台了多项产业发展规划和奖补办法,全面落实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生猪良种补贴、保供奖补、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建设奖补等优惠政策,累计投入奖补资金 亿元,促进了养殖规模的扩面增量。

科技赋能培优提质徽县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了自动投喂、降温采暖、消毒防疫、储存转运和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自动化绿色生态智能养殖。其中,兴疆牧歌10万头生猪养殖场采用了楼房猪舍,单位土地面积承载生猪养殖量增长了7倍以上,成为全省第二大立体式养殖基地。

壮大规模集群发展徽县拥有3500个畜禽规模养殖场户、514家农民合作社和28个万头(只)以上标准化养殖场,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全县畜禽饲养量达 万头(只),中蜂饲养量达 万群,畜牧业总产值达 亿元。

延链补链联农带农徽县注重畜牧业全产业链条的发展,升级改造生猪良种繁育场,支持饲料厂和有机肥加工厂的发展,推进生猪屠宰场项目和冷链物流等拉长产业链项目建设。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生猪产品加工储藏能力,还实现了新增就业 万人,帮助畜牧养殖农户增收1500万元。

龙头示范两翼齐飞徽县的兴疆牧歌二期20万头生猪、金徽农业10万只生态散养鸡等养殖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兴疆牧歌、智源农业、金牧牧业三家养殖企业被评为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双兴农牧

养殖发发网
鹦鹉养殖灯光 冠县珍稀动物养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