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白山山羊养殖
宜昌白山羊简介
宜昌白山羊,又名粉角羊、铁角羊、有角山羊,主要产于湖北省宜昌市各县市。该品种历史悠久,经过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的长期培育选育,形成了体质细致紧凑、四肢强健、蹄质坚实、行动敏捷、善于攀登、易上秋膘、蓄脂能力强、板皮质量好、遗传性稳定的皮肉兼用型山羊品种。
宜昌白山羊的特征
宜昌白山羊头部大小适中,耳朵中等大小,公羊和母羊均有角,角扁向后方左右两侧开张。颌下有髯,有的羊颈下有肉垂。背腰平直,后躯丰满,十字部高。四肢强健有力,蹄质坚实。公羊被毛长,母羊被毛短。体型清秀,羊角较小。
宜昌白山羊的适应性和饲养条件
宜昌白山羊适应性强,生长发育较快。无论平原、丘陵、高山地形地貌复杂的地区都能生存。主食各种草类、灌木,尤喜象宜昌木蓝、胡枝子、槐树的嫩枝叶。该品种的板皮杏黄色、厚薄均匀,纤维细致,弹性好,拉力强,油性足,具有坚韧、柔软、革面细腻、出革率高等特点,可分剥数层,最多达7层,皮革通气透光,保暖性能好,经济价值高,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声誉。
宜昌白山羊的养殖技术和繁殖效率
为了提高宜昌白山羊的繁殖生产效率,可以实行早断乳喂食。早期断奶实际上是缩短哺乳期,控制母羊繁殖周期,达到一年两产或三年五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羔羊断奶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生后7天即断奶,然后用代乳品进行人工育羔;二是生后45~50天断奶,断奶后可以完全饲喂植物性饲料或放牧。第一种方法断奶时间早,人工育羔技术要求高,一般养羊场和农户难以推广,只在高度集约化的养羊场中使用。此时母乳已远不能满足羔羊需要。
宜昌白山羊的分布和生态环境
宜昌白山羊分布于宜昌地区的长阳、秭归、宜昌,恩施地区的巴东、建始、恩施、利川等17个县,毗邻的湖南、四川等省也有分布。中心产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兼有暖温带、寒温带气候特点,平原地区农作物以玉米、薯类、豆类为主,次为麦类、水稻等。丘陵、山地牧草种类繁多,植被覆盖率达70%左右。农副产品和牧草丰富,为养羊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饲养条件。
宜昌白山羊的经济价值
宜昌白山羊肉质细嫩、味鲜美,板皮质量好,是鞣制革皮的优质原料。其皮板呈杏黄色,厚薄均匀,致密,弹性好,拉力强,油性足,具有坚韧、柔软等特点。近年来,在保证宜昌白山羊板皮质量的前提下,引入外来优良肉用山羊品种进行改良,增大了个体、加快了生长速度,扩大了用途,经济效果十分诱人。
宜昌白山羊的养殖前景
“宜昌白山羊”国家地理标志的成功认证,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产品产业升级、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使宜昌白山羊有了品质和声誉的“身份证”,还使其受到法律保护,提升了原产地的知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