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养殖培训资料
鸡鸭养殖培训资料
一、防寒保暖与适当通风
早春气候仍然寒冷多变,防寒保暖是关键。可以通过增加喂养密度、关闭门窗、加挂草帘、堵塞墙洞和缝隙、饮用温水和火炉取暖等方式进行御寒保暖,确保鸡舍温度保持在3~5℃之间。同时,在晴朗天气的中午要开窗通风,保证舍内空气新鲜,氧气充足。
二、预防潮湿
冬春季节鸡舍内通风量减少,水分蒸发较慢,容易导致鸡舍内过分潮湿。潮湿环境会促进细菌和寄生虫的繁殖,对养鸡非常不利。因此,必须加强管理,保持舍内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向舍内地面泼水。
三、补充光照
光照不足会导致蛋鸡产蛋率下降。可以通过人工补充光照,每平方米鸡舍面积使用2~4瓦灯光,每天光照时间保持在16小时以上。
四、降低应激
鸡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容易受到惊吓。喂食、加水、检蛋、消毒、打扫、清理粪便等工作要有固定的时间和顺序,工作时动作要轻缓,避免陌生人和其它动物进入鸡舍。同时,可以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的多种维生素或其他抗应激药物,预防和减轻应激反应的发生。
五、添加能量,增强体质,定时消毒
冬春季节鸡的饲料消耗量比其他季节增加10%~15%。因此,鸡的饲料中必须保证能量充足,在日粮中除保持蛋白质的一定比例外,应适当增加含淀粉和糖类较多的高能饲料,以满足鸡的生长和生产需要。冬春气温较低,细菌活动频率虽然减弱,但稍遇适宜条件即可大量繁殖,危害鸡群健康。可以通过常见饮水消毒的措施进行消毒,每七天进行一次即可。对鸡舍内地面则可用10%~20%石灰乳或3%~5%的来苏儿或1%~2%的热烧碱水进行喷洒消毒,每七天1次即可。同时,要定时进行预防接种,根据实际情况还可定时投喂部分预防性药品,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忌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污水和夹杂有冰雪的冷水,以提高鸡体的抵抗力。
六、雏鸭的选择与接运
选择同一时间出壳、大小均匀,脐带收缩好,眼大有神,比较活跃,绒毛有光泽的雏鸭。接运初生雏鸭最好不要超过36小时,天凉时盖上薄布,较冷季节盖上棉被。接运途中要经常查看雏鸭情况,发现重合埋堆应立即拨开,避免日晒雨淋和冷风吹袭。
七、雏鸭的初次喂食与饮水
初生雏鸭全身绒毛干后,即可喂食、饮水。喂食前最好进行潮水,也叫“点水”。然后轻轻将竹篮放入浅水中,以浸水至脚背为准,任其自由饮水。时间一般5—6分钟,不宜过长,但一定要使幼雏只只饮到水。“潮水”过后,把幼雏放在柔软的干草上,让其自动理毛,等到毛干立即开始第一次喂食。注意所有操作应在温暖的环境下进行。早饮水有利于体内废物的排除和残余蛋黄的吸收。第一次喂食又叫“开食”,开食应在幼雏出壳后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过晚“开食”会影响幼雏的生长发育。
八、养殖场地与设备的准备
选择通风、采光好,避免积水的场地进行鸡鸭鹅的养殖。可以利用院子、庭院、屋顶等空地。规划好鸡鸭鹅的栖息地和活动区域,确保其舒适和安全。用竹子或木板搭建单层或多层栖息区域。
九、标准化饲养技术与饲料配方
通过标准化饲养技术,可以让饲养数据可视化,管理更加科学化。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制定不同的饲养方案,使得鸡鸭鹅能够食用更加健康、绿色的食材。通过合理的配方技术,可以让饲料更加适合鸡鸭鹅的口感和营养需求。
十、种鸡鸭鹅的选择
选择健康、品种纯正、生产能力强的种鸡鸭鹅品种,以提高养殖效益。鸡鸭鹅养殖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只有充分注意饲养环境、饲料供应、疾病防治等方面,才能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