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泰和土鸡养殖
正宗泰和土鸡养殖
泰和乌鸡是江西省泰和县的特产,以其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极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而闻名世界。泰和乌鸡的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历史与荣誉泰和乌鸡早在1915年就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被评为“观赏鸡种”并荣获金奖。2000年,农业部将其定为畜禽保护品种;2002年,泰和乌鸡蛋在“神舟三号”宇宙飞船进行了太空生命科学试验;2004年,泰和乌鸡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7年6月,参加世界地理标志大会展览并列入世界地理标志产品名录,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2007年9月,《泰和乌鸡》国家标准发布并于10月1日起实施。
营养成分泰和乌鸡的珍贵之处在于其成分。张仲景和李时珍都曾对泰和乌鸡的药用价值进行过归纳。现代科学检测表明,泰和乌鸡含有18种氨基酸(特别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8种微量元素及大量的维生素。泰和乌鸡的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E。其中,维生素A的含量是号称维生素A含量高的鳗鱼的10倍。在微量元素方面,泰和乌鸡含铁量比菠菜的含量高10倍,含锌量是大豆的 倍。
药用价值泰和乌鸡是著名的饮食药用鸡,全身均可入药,骨、肉及内脏均有药用价值。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泰和乌鸡甘平无毒,益助阳气,滋阴补肾,治心绞痛,和酒五合服之”。清代初期汪昂所著《本草备要》一书中也有相关记载。《中国医学辞典》和《辞海》具有入药治病的作用。《中国药用动物志》亦记述:泰和乌鸡具有补肝、益气血、清虚热的功能,主治遗精,久泻久痢,消渴,赤白带下,骨蒸劳热等。以泰和乌鸡为原料生产的“乌鸡白凤丸”闻名遐迩,泰和乌鸡治病验方及疗效更是令医学界追崇。
外貌特征泰和乌鸡性情温顺,体躯短矮,骨骼纤细,头长且小,颈短,具有显著而独特的外貌特征与生物等特征,极易与其他品种区别。民间谓其有如下“十全”之说,是指泰和乌鸡的十大特征:丝毛,全身披白色丝状绒毛;缨头,头的顶端有一撮白色直立细绒毛,公鸡尤为明显;丛冠,素有凤冠之称,公鸡多为玫瑰冠形,母鸡多为草莓冠及桑椹冠形;绿耳,耳呈孔雀蓝色;胡须,下颌长有较长的细毛,形似胡须;毛腿,跖部外侧长有丛状绒羽,多少不等,俗称裙裤;五爪,两只脚各有五爪;乌皮,全身皮肤、眼、嘴、爪均为黑色;乌骨,骨质及内脏为浅黑色,骨表层的骨膜为黑色;乌肉,全身肌肉、内脏及腹内脂肪均呈黑色,胸肌和腿肌色为浅黑色。
生长环境与繁殖泰和乌鸡质弱体轻,胆小怕惊,喜走善动,就巢性强,繁殖能力较低。离开原产地饲养,便易产生变异、退化。成年公鸡体重 ~ ,母鸡体重 ~ ,母鸡年产蛋量80~100枚,蛋重38-42g,蛋形指数 ~ ,蛋壳以浅褐色和浅白色为主,种蛋受精率89%,受精蛋孵化率85~88%。母鸡就巢性强,在自然情况下,一般每产10-12枚蛋就孵1次,每次孵蛋时间在15天以上。种蛋孵化期为21天。
养殖技术正宗泰和土鸡的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